亲宝小说>古代言情>京城风华录>第26章 唱和

  老人的舍中有一方小花园, 已是桃月,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园里的春草嫩绿得都能掐出汁来。

  园子里蹲着一个小男孩,男孩坐在柔柔软软的草上, 怀中紧紧抱着一只黑狗, 眼里却是隐藏不住的恐慌,一只骨节突出的小手紧张得不停顺着黑狗头上的毛发,时不时偷偷瞧上一眼面前的两人, 蜡黄的面容上不减疏离。

  冥七蹲下身子与男孩平视,他露出和善的笑容, 腆着脸皮摸了一把白胡子,“你刚才输了, 就要告诉叔叔你的名字, 可不能反悔。”

  许风清深深地看了冥七一眼,方才他可是亲眼见到冥七非要拉着男孩豁拳,男孩一脸不情愿,结果他就出了布,指着男孩一直握成拳的手, 非要说是男孩输了。

  许风清要为这男孩辩解, 刚张口就被冥七拦了下来, 冥七对他挤了挤眼,示意他别说话。

  许风清只好乖乖闭了嘴,在心里为这男孩打抱不平。

  男孩不动声色地向后坐了坐,尽量离冥七远一些, 眼睛却直愣愣地盯着冥七,生怕冥七下一步会靠近自己。怯生生地回道,“我……我叫良淮。”

  “良淮啊,是个好名字。”冥七想着良淮应该很少见外人,性格孤僻,见到生人难免会有些生分。不过他相信,以后若是相熟了,也便不会像今日这番躲仇人似的躲着他。

  为了证明自己是友善的,冥七也趁机摸了一把黑狗的毛发,这摸着摸着就有些上瘾了。不过他还是及时止住了自己的手。若是再摸下去,他可能就得打狂犬疫苗了,但这可是古代,并没有什么疫苗,医疗条件落后,得了重病就得死。

  虽然他也是黄土埋了一半身子的人了,但还有一半身子没有埋,他还不想死得这么早。

  许是不认识他的缘故,这只黑狗看他的眼神实在称不上不友好,一双圆圆的黑眼珠恶狠狠地直盯着他,嘴里的尖牙若隐若现,喉里发出低低的吼声,好像是在警告他,再摸一下小心老子咬死你。

  良淮也发现怀中黑狗对冥七深深地不喜和抗拒,他将狗搂得更紧了些,一边低着声安慰着狗,一边又向后移了移,生怕冥七伤害了怀中的狗。

  许风清见到此情此景,自己都替冥七感到没面子,费心费力地讨好一个小孩却被嫌弃,要是自己,若是心情好的话早就转身离开撒手不管了,但若心情不好,这小孩怕是要被他打残。

  冥七却在背后推了推他,小声催道,“喂,你去试试,我就不信了,我这么有亲和力,他竟然不愿意和我玩。”

  许风清忽然被推了一把,有些措手不及,茫然地被推到良淮面前,只是呆呆地傻站着,垂眼看着抱着狗缩成一团的良淮,不知所措,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无助的眼神投向冥七,皱着浓眉困苦道,“我一个带兵征战沙场的人,哪知道怎么哄孩子怎么逗孩子笑。”

  冥七转念一想,“这样啊,那你有银两没有?”

  许风清迷迷糊糊地点头,绞尽脑汁也猜不到冥七想要做什么。

  “去外面买些饴糖蜜饯或一些时令小食来,小孩子们都喜欢这个。”饴糖,便是古代的麦芽糖,因制糖技艺还不大成熟,饴糖便很难得,物以稀为贵,即便能找到,价钱也很高,因而冥七才肯让他买其他甜食。

  冥七在现代也有一个弟弟,每次一哭,递他一颗糖,那家伙顿时就变了脸,一脸欢喜地接过糖,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认真地品着糖果里的甘甜。

  回忆起来,倒真是有些想念以往了。

  “噢,在哪里能买到这些东西啊?”许风清刚走了几步,又想到自己从来没买过饴糖这类东西,转身便向冥七询问。

  冥七想了想,自他来到古代,就没怎么买过糖了,但是既然他说要买糖,那就应该知道哪里卖糖,若是在许风清面前说自己不知道哪里有卖糖的,怕是要被看出端倪。

  但胡诌几句谁不会,“在铺子里或是小摊上,你耐着心找就能找到。”

  冥七自己也知道,说了和没说没什么两样。

  但许风清还是愣头愣脑地点了点头,似懂非懂地匆匆出了门。

  冥七眉开眼笑地靠近良淮,“叔叔待会给你一个好东西,淮儿想不想知道?”

  冥七期待地望着良淮,只希望不要这小孩辜负他的好意。

  然而,良淮摇了摇头,脆脆的声音直接打断了他的幻想,道,“不想。”

  冥七:“……”怎么这孩子这么难哄呢!

  “师父,用午膳了。”谢墨远远地站在冥七身后喊道。

  冥七汗颜,抹了一把额头上的虚汗,还好谢墨站得远,应该没听到方才那尴尬的对话。

  然而谢墨却也是个不省心的,哪壶不开提哪壶,“师父,我都看到了,那个孩子好像不喜欢你。”

  冥七觉得这次自己的老脸都丢尽了,一世英名就这样毁在了一个小孩手上。

  “恩……淮儿难哄。以后熟悉了也就好了。”

  “师父可真有耐心。”谢墨又看了看周围,“师父,我记得靖王爷与你在一起,怎么不见他人在哪?”

  冥七回道,“方才我让他去给淮儿买东西了,待会应该就回来了。”

  提到淮儿,冥七转身想叫良淮吃饭,却见良淮已经抱着狗进了屋子。

  谢墨和冥七也进了屋,屋内陈设简陋。土墙也有被雨水冲刷的痕迹,屋顶上铺了厚厚一层茅草,每次下了雨后老人都要抱着一堆茅草,爬到屋顶上再铺上一层,为防止雨水落入屋中。

  不同于一般宫中用膳的圆润做工精细的紫檀木桌,这间屋子中间只摆了一个小小的不大规则的木桌,木桌做工粗糙,手摸上去坑坑洼洼,一点也不平整,木质也是采自林中的普通树木。桌子之前应该是淋过雨,泛着浓重呛人的霉味。

  桌上摆着土陶材质的碗,这土陶碗看样子是用了有些年头了,碗口处有明显的磨损和残缺,都这么破旧了他们却还在用这碗盛汤。

  待看清碗中的汤后,谢墨更是一惊,这汤里不见一点油水,只漂了两三颗被虫啃过微微发黄的青菜叶子。

  说是汤,其实也不过是煮开的白水而已。

  良淮一双眼睛扑闪扑闪地放着亮光,直直地望着碗中的汤,舔了舔唇,抬手就要给自己先盛一碗,但却被老人一把拉住了胳膊。

  良淮的爷爷佯怒道,“淮儿,你是忘了规矩吗?”

  良淮吓得忙缩回了手,眼神却依旧停留在汤上不肯离开。

  良淮的爷爷从屋内拿出几个碗来,赔着笑道,“我家小儿没什么规矩,几位公子莫怪。”

  许风华站在一旁,看着这光景,真是有些心酸。

  像良淮这么大的孩子,应该早就去学堂念书了。而因为家中缺银两无法交束脩,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时间,竟耽搁至今。

  良淮的爷爷手快,殷勤热情地为他们舀了汤,忽然发现少了一人。但碗中的汤已经见底了,总不该饿着那个人吧!

  这么一想,老人拿过许风清的碗,想要将便将自己碗中连着漂着半片菜叶的汤倒给许风清。

  许风华再也看不下去了,见此忙抢过老人手中的空碗,“老伯,来的时候我已经吃了些东西垫了肚,这碗汤我正好喝不完,就分给他了。您不用管他,他也喝不了多少。”

  谢墨也站起身,将碗中的一页青菜夹给良淮,“你还小,正长身子。快点吃。日后要多努力读书孝敬爷爷和你娘才行。”

  良淮低头用木筷夹着青菜叶啃着,闻言直用力地点头,“谢谢哥哥。”

  谢墨摸了摸良淮的头,觉得那声哥哥叫得是清脆悦耳,听得他心情大好。

  外面的门被打开了,许风清的手中提着两包东西回来了。

  他将东西递给良淮,硬生生道,“给你的,拆开看看。”

  良淮接过许风清手中的东西,猴急着要拆开,又被爷爷拦了下来,“知道要说什么吗?”

  良淮被爷爷一提醒,立马规规矩矩地朝许风清行了一礼,端正身子道,“谢谢哥哥。”

  谢墨与许风华看见良淮有模有样的行礼,都不觉被逗笑了,屋子里回荡着欢快的笑声。气氛也轻松了不少。

  冥七也趁机也想从良淮那里得到一些甜头,以挽回之前丢失的颜面,他指了指自己,“淮儿,怎么不叫哥哥我呢?”

  良淮看着自己的爷爷对他们这么热情,想来这些人都该不是些坏人,心中的警戒也自然是放下了。

  他抱着许风清给他的东西,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冥七,故意捉弄道,“伯伯好。”

  屋子里自然又是一片笑声不断。

  冥七一脸可怜相道,“唉,你这孩子,我有这么老吗?你知道吗,这些东西可都是我让他买的!”

  良淮一面顾着拆开油纸,一面回道,“淮儿谢谢伯伯。”

  谢墨也忍不住道,“师父你就别说话了,脸都丢完了。”

  这次就连良淮的爷爷也都难得的笑出声来。

  良淮一层一层地拆开了油纸,待见到里面包裹的东西时,眼睛又亮了起来,欢呼雀跃道,“是饴糖!爷爷,是饴糖!淮儿前几日做梦都梦到了甜甜的饴糖,回想起来,淮儿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再吃过饴糖了。”

  良淮的爷爷听到是饴糖,慌慌忙忙地站起身来向他们道谢。

  许风华和谢墨拦住了行礼的老人,许风华安抚着老人坐下,温声道,“伯伯,我们既然在你这里住下,说不能白住就不能白住。再说这是买给淮儿的,也算是我们的一片心意。”

  许风清这才想起还有一包东西,他将另一包东西也递给良淮,对良淮道,“再看看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良淮又恭恭敬敬地道了一谢,欣喜地接过另一包东西,亟不可待的打开瞧,一见到里面装的东西又是一喜,“是蜜饯!”良淮欣喜若狂,高兴得都能跳起来。

  老人看着良淮难得能这么开心,心中自然也跟着乐了起来,“来来来,都坐下吃饭。”

  许风华端着有些破碎的碗,喝了一小口汤,汤味素淡,不像在宫廷里吃到的燕窝莲子羹那样甘甜美味。

  入口的汤还有些微苦,但却很真实。许风华还是有些不习惯。

  他强迫着自己喝了两三口,又觉有清甜之味。

  这才慢慢适应下去。

  许风清起初也有些尝不下去,这么清淡,连一整片青菜叶子都难找到,但是他知道最基本的一点,身在他家作客,若是剩食着实是不敬之意。

  无奈之下,他只好闭着眼睛皱着眉一股脑儿地将汤倒入腹中。

  逼着自己做不喜欢的事这比让他带兵征战腹背受敌还难受。但看着他的二哥许风华面前摆着的空碗,许风清还是咬牙喝了下去。

  午后,暖阳正好,冥七和许风清陪着良淮玩,因为中午的事,良淮和他们也渐渐熟络了起来。

  许风华和谢墨则去了太守所居之处,禀明官粮一事。

  许风华与谢墨一进府,太守就认出了他们两人。忙献茶将人请进中堂。

  太守府邸通畅,府内收藏了许多字画。前厅后堂里室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字画,有前朝柳宗元的柳体,王羲之的行书,欧阳询的欧体,还有当代别具一格的书法杰出者。

  许风华身子向后一倾,懒散地靠在梨木软椅上,悠闲地欣赏着壁上的字画,“这些都是你一人收藏的?”

  太守看了一眼字画,谄笑道,“实不相瞒,王爷,这些大多都是别人送的。我听说王爷您对这字画也感兴趣,您瞧瞧哪个中眼,我立刻派人给您送到府上去。”

  许风华端起一旁的茶杯,品了一口放得温凉的茶,“本王对这字画是感兴趣,可本王觉得还是自己得到的才更有意思。”他看着谢墨别有深意道,“谢墨啊,我最近在赵太傅送给我的书中看到这么一番话,说是上有好者,下必有甚者矣。你说这句话应不应景?”

  谢墨看了一眼许风华,多少也品到了其中的深意,“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官阶高的人有喜欢的事物,下面一定会有更喜欢这件事物的人。这么说来,还真是挺应景。”

  这两人一唱一和,听得太守脸面发红,但他为官数载,早就学会了圆滑处事。他也不生气,都是做官的,谁没有被明嘲暗讽过,他避重就轻道,“王爷,您的文采可是越来越厉害了,随口都能捻来一句。可是让下官佩服啊!”

  许风华没想到他会玩这一招,一肚子里的气憋得自己心闷。

  谢墨看到许风华脸色沉了几分,便毫不犹豫地开口道,“你难道没听出来王爷他是从书中提出的一句话吗?”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够粗长了吧!

  日常一个么么啾送给可爱? ??们,

  (?_?)看着我水汪汪的大眼睛,说:爱我/憋嘴,吻我

  什么鬼?!

  第一次这么这么长,累脱了,呼呼,我话真多,真怕有人屏蔽哈

  我去追剧啦,写了一天啦哈哈咕噜噜噜噜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