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末世农家游>第11章 大年初二

  转眼就到了大年初二,陆骁带着长安回郑家。郑家离陆家不远,陆骁到的时候郑家刚刚用完早膳,郑小哥儿正蹲在院里洗碗。郑家今年收入比以往多,郑小哥儿也做了身新衣裳。

  看着陆骁进来很高兴,比之前还要热情几分。他头上的簪子还是之前陆骁送来的,平日里舍不得带今天才带出来。

  “小哥儿好…”陆骁对郑家人一直很温和,郑家人也确实很厚道。郑么在里屋听到陆骁说话的声音连忙从屋里出来,招呼两个人进去。

  “长安想家了,我带他回来…”陆骁被安排坐在郑大海旁边,身边就是长安。长安熟练的接过郑小哥儿手里的烧水壶给郑父几个人倒水,热气蒸腾着显得气色更好了几分。

  “什么想不想的,这不都在眼前嘛…”郑么立刻就笑了,看着长安新得的簪子又忍不住劝了几句。他哥婿样样好就是太爱花钱了些,好在能花更能挣他倒也不着急。只是作为长辈仍然忍不住多劝几句…

  “值不了几个钱,看着长安我高兴呢。”陆骁笑眯眯的点头,对于郑么的话他自然听了只是做不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郑大海没有父么那么多想法,陆骁对他弟哥儿好他就高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聊天,陆骁把自己打算养殖鸡鸭的计划跟郑父么说了。有了挣钱的法子他是不会独占的,郑家越富庶长安越心安才是。

  留着陆骁和自己夫主儿子说话,郑么把长安叫到里间说体己话。郑小哥儿过一年也是要结亲的年纪了,郑么也不避着他。

  …

  里屋正烧着炕,三个人坐在炕上倒是暖乎乎的。今年的冬天格外冷,若非冬日挣了一大笔银子他们还舍不得那么烧。

  “骁儿对你有心阿么是知道的…”郑么先把陆骁的好处拿出来好好说了一通随即才压低了声音提醒长安,内容也直接了当。

  “骁儿是对你好,可他越对你好有其他想法的人就越多。你平日里可得小心点…”郑么这么说当然不是空穴来风,他之前的兄哥儿也是吃过亏的。村里人看着老实其实还是有些不老实的,有些人看着别人有些家底总想勾搭一二。

  未婚哥儿如苗哥儿这般的,成亲前还想些法子成了亲之后也就不会做啥。未婚的哥儿最多考虑嫁给谁才能有好日子,人家成了亲也就死心了。真难办的是那些不安分的寡妇,没了男人也没了太多顾虑。只要平日小心,别人抓不到把柄顶多被人嚼嚼舌头早就不在意了。

  “那些贱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总想着破坏别人家来得些甜头。”郑父年轻时穷,临近中年了才成亲。经历的事多了分得清好歹且到现在家里也说不上有家底自然没遇过这种糟心的事。可他兄哥儿就不一样了,刚嫁给个家里有些田地的就发现自家夫主被个寡妇勾勾搭搭。他兄哥儿也是个精明的,抢先怀了孩子又引着公父公么去捉奸。

  一边是自己正经的儿媳和即将出世的孙子一边是不安分的寡妇,站在哪边还用说吗?他公父直接拿着拐杖就把正在床上的两人狠狠打了一顿,出了这事以后到现在家里的银钱大头在公么那,小钱在兄哥儿自己手上。也不是说寡妇都这样,村里还是有安安分分养儿子的。对这样的人村里还是很敬重的,之前陆父买地的那家就是让人敬重。村长当时卖地也是故意卖贵了些,陆父陆么知道那家孤儿寡母不容易,对那些加的小钱也没在意。

  “陆哥他不是这样的人,平时也不怎么出门…”郑长安被说的一愣一愣的,心里不安但又觉得自己该相信自己的夫主一时矛盾极了。郑么见长安纠结又安慰起来,他是给自己哥儿提个醒并不是挑拨人家夫夫感情的。

  “哥婿确实不像那种人,平日里除了陪你倒也不见他出来。”这就是郑么最满意的地方了,眼见着钱没少挣却没有嚣张轻浮起来。到现在依然安安稳稳的,可见这读书人比他们讲究多了。

  “我给你说也是给你提个醒,要是哥婿没这方面的想法你也不用多放在心上。”郑么宽慰了几句,眼睛又忍不住往自己哥儿的肚子上瞥。长安被她看的羞窘,他和陆骁成亲才多久…这孩子哪有那么快。

  “你害什么羞,不趁着现在他对你好赶紧生个孩子以后怎么在婆家站稳脚跟。陆么为人是宽和,再怎么宽和也不能忍的。”郑么知道自己哥儿新婚放不开,可是这事也等不得。现在是不急,可以后呢?一两年陆家是能等,可四五年那就不行了。就是陆骁不想,陆父陆么也不愿意。

  “知道了,阿么…”郑长安知道郑么说的是正理,忍着羞窘连连点头。夫主…夫主晚上对他挺热情的,应该很快就能如愿了吧!

  郑么絮絮叨叨说了好一些,看着长安一一应了才放心。等说完长安,注意力就转向郑小哥儿了。

  “小哥儿也快到年纪了,也不知道以后如何…”郑么看着郑小哥儿眉眼间透漏着像极了自己的精明,心里多多少少还是安心的。他的长哥儿就是敦厚的性子又不爱争辩,一直怕他吃亏。

  “小哥儿啊,你看你兄哥儿过得舒服是因为你哥夫有心。这哥儿一辈子如何就看怎么嫁了…”郑么并不是贪慕富贵的人,不然当初也不会选郑父。他不愿自己的哥儿光在意汉子的家底而忽视了感情,若是人不好再有钱有什么用呢!

  “阿么不在意你嫁的人有多少家底,只要为人踏实知道心疼自己媳妇就行了。你兄哥儿嫁的好,可这事不是大白菜你也别攀比。兴许以后你能嫁的更好,兴许只能嫁给勉强吃饱肚子的。可无论什么样的,你都得看着看着谁对你更好更真心。”郑么教育自己的哥儿自然是恨不得把自己这大半辈子的经验都一一塞进人脑袋里,郑小哥儿也是连连点头。耳濡目染的郑小哥儿其实比谁都明白,银钱这些不能强求。自己兄哥儿衣食无忧又得夫主疼爱是羡慕甚至也经常幻想自己未来的夫主会不会也如此。然而再幻想他神智还是清明的,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郑么愿意让自己的哥儿尽量去感受挑选已经是十分开明了,若是陆骁听到这番话也要赞一句郑么会养孩子。

  …

  转眼间就到了中午,郑么就带着自己两个哥儿去厨房做饭。郑父和郑大海也已经听完了陆骁的计划甚至是决定入伙。

  “岳父家养的不多倒不急着建鸡棚,到时候先一起养着…等到鸡崽两个月可以下地自己啄食再分栏养也就是了。”陆骁买下后山的举动郑家虽然不理解,但是能在后山养鸡挣钱还是懂得。自己哥婿和县里的富人搭上线也没忘了给自己岳家分一杯羹,郑父和郑大海很感念。

  “就照你说的,之前大海托你说情在如意酒坊当个管事挣了些银钱。虽然不能像你们一下养个几百只,但两百来只应该还是可以的。”郑父一直觉得自己这个哥婿格外有本事,虽然这事风险有点大但自己儿子在酒坊有固定收入,不像往年就指望地里的东西。不在靠天吃饭,人的胆子也就大了。

  郑么炒了几个硬菜回来就坐着听郑父和陆骁讨论这事,她也觉得风险大但自己夫主已经下定决心自然不会泼冷水。这大约就是古代的特点,这种大事一旦做了决定屋里的人就不会反对。

  六个人高高兴兴的吃了饭,郑父就去拜访相熟的人家。买山这事还得看村民的想法,能劝服几个是几个。买山在陆骁心里分量很重,这山一日不买下来他心里就一日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