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高岭之花攻略指南>第48章 

  红绸挂匾,满目喜气。

  太子大婚,陆潇作为朝中一员,避无可避,同齐见思一起送上了贺礼。

  宁淮作为母家表弟,自然也是要去的。奇的是陆潇自开席前见着了宁淮一面,之后竟一直未瞧见他。本想同他坐在一处,如今只能厚着脸皮去与老师同桌。

  人山人海,不知太子府是怎么能挤下这么多人的。陆潇今日见的人恐怕比半年都多,觥筹交错,乐声不断,他实在不愿在这样的场合多留,偷偷摸摸地牵着齐见思去小池边喘了口气。

  府上仆从都忙得停不住脚,没人注意到悄悄走出来的两人。

  太子府后头连着一片桃林,尚是初春,桃花未绽,袅袅娜娜地打着花骨朵。

  林木丰茂,葳蕤叠翠,陆潇看着周遭枝叶,心有余悸道:“一会儿我们回去之后,就寻个借口先走吧。”

  齐见思说好,一是他也不太喜欢这种场面,二是担心陆潇又偷摸喝酒。

  大红喜轿气势澎湃,陆潇笑了笑,勾着齐见思的手往前走:“等我娶你那天,也要叫你坐上这么气派的轿子。”

  齐见思凤眼一挑,不动声色地反手将他的手掌扣在掌心。

  “不成。”

  陆潇扭头道:“怎么不成了?”

  抬眼四下一望,齐见思扶着肩头将人转了过来,低头在他脸上印了个吻,挑眉道:“就是不成。”

  ……这个人真是变坏了。

  陆潇环抱着胳膊,痛心疾首道:“你还是那个齐知予吗,你还记得这是在哪里吗?”

  齐见思不置可否,对待小流氓唯一的方法便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二人出来透风已有一刻钟,掉转回去之时,陆潇瞥见了假山石景后似乎有个人影,小声对齐见思说:“我就说不止你我嫌宴席上闷吧,这边上也有个人呢。”

  走近几步,那人竟是一晚上没瞧见的宁淮。

  陆潇兴高采烈地向前走去,欲与宁淮打个招呼,忽地被齐见思从后面钳住了手腕。

  “怎么了?”

  齐见思没回答他,竖起手指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一把将陆潇扯到一旁粗壮的树干后面。

  陆潇顺着他目光的方向,瞥见了一截金丝线绣边的正红衣角。不消片刻,本该在席间之人,还穿着那件金边的大红喜服,骤然出现在此。

  今天是太子的大喜之日,他不在厅内接受众人拜贺,怎么会在这里?

  宁淮神情看不出喜怒,一个劲地劝太子快回去,莫要在外面耽搁了。谢慎行离得远些,说话声听不真切,一直站在宁淮对面。

  若是此时离开,那边二人定然会发现他俩,陆潇权衡再三,仍然屏息躲在树后。

  宁淮忽然往后退了一步,躲闪不及,被太子箍进了怀里。浅色外衫同刺目的红交织在一处,陆潇茫然地回头看了齐见思一眼,对上了齐见思同样错愕的眼神。

  一拉一扯间,两人离他俩藏身的树干越来越近,陆潇心跳极快,说不清是在害怕什么。

  是害怕被发现,还是害怕听到什么。

  太子的声音清晰可辨,隔着五六棵树木传到陆潇耳边:“你就这般不愿意看到孤吗?”

  “殿下,”宁淮倒是没再挣扎,话语中蕴着怜悯的意味,“何必呢?”

  陆潇从未见过这样的宁淮。

  他认识的宁淮,是一个佯装乖巧的孩子,漂亮的皮囊里面装着顽劣的本真。

  此刻的他,更像是一尊神像。

  ——一尊超脱红尘,供人敬仰,塑了金身的神像。最虔诚的信徒日复一日前来拜谒,神像终于开了口,说的却是,你走吧,我渡不了你。

  “表哥,你还记不记得,我八岁那年在御花园走丢的那次。起先我很高兴,以为自己不用和那些围在你身旁的那些人一样了。后来我在想,那个凶巴巴的表哥怎么还不来找我。”

  “殿下,你的固执没有意义,十年过去了,你早就找不到当年走丢的孩子了。”

  谢慎行仿佛风中枯叶,听前几个字时抖了一下,听到最后,猛地松开了宁淮,挺直了脊背,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去。

  太子落寞的背影消失在林尽处,宁淮如同没事人般走了出去。

  距太子大婚那日过去了半个月,陆潇与齐见思默契地不曾提过当日所见所闻。

  分明是件喜事,除却太子本人外,允康帝似乎也不尽如意。

  乌追王一行人已至城门外,殿宇恢弘,庄严肃穆,允康帝端坐于龙椅之上,殿上分立官员,一同等候前来朝见的乌追王室。

  听闻乌追王女混了异族血脉,一双眼珠子泛着湛蓝,陆潇去的地方不多,从未见过外族人,今日只等着瞧一瞧这蓝眼珠子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一行来人均是被安顿在了城内,乌追王身着玄色广袖宽袍,偕同王女上殿拜见周朝皇帝。

  王女耳边系着淡色薄纱,遮住了半面风光。时下不过二月末,便穿上了花纹繁复的窄腰长裙,一双浅蓝眸子眼波流转,后低垂眉目向允康帝行礼。

  乌追王室此行献上的珍品暂且不提,无非是些金银玉器,绫罗绸缎,宫中宝库从来不缺此类物品。值得一提的是,乌追王带来了由他亲自驯养的一匹悍马,这个蓄起长须的精壮男子拍着胸脯道:“云青已经由人牵进马场,陛下若是不嫌弃,可以亲去一试。”

  这马送的正中允康帝下怀,允康帝年前提到久居宫中实在烦闷,曾提议来年开春去城外围猎。然突发昏迷一事,为了允康帝的身子着想,无人敢再提起出宫一事。

  允康帝开怀大笑道:“好!下月围猎赛马,朕便试试你这匹烈马!”

  乌追王巧舌如簧,三言两语哄得允康帝无比舒心,于是便踌躇着提了提正事。

  若是朝觐,乌追王一人带着侍从护卫前来即可,早两个月就对外放出了要带王女前来的消息,醉翁之意无人不知。

  王女年方十六,正是议亲的好光景。白纱蒙面,堪堪露出双眼,却能窥见细白肌肤,那隐于白纱下的半张脸,定然也是极为秀丽的。乌追王儿女众多,带来的这位王女是他与王妃成亲多年后诞下的幼女,也幸得她生得一副美人胚子模样,打小爹娘便是极尽宠爱之能事,甚至比几个兄长更要尊贵百倍。

  只是太子月前方才大婚,乌追王所居之地山高路远,起先不知也罢,来到长安地界,不可能不知太子现已成亲。

  天家婚事与民间嫁娶也有共通之处,纳妾收房是常事,太子今后是要继承大宝之人,后宫更是要充裕些才好。然而即便是普通夫妻,也没有成亲月余就纳妾的。

  若是将王女塞给太子做侧妃,且不说乌追王愿不愿意。章太傅是朝中老臣,成亲不足数月便塞了个侧妃给他孙女添堵,着实有些说不过去。

  允康帝极好面子,绝不允许旁人当他是不顾旧臣情面之主。

  乌追王叫王女上前一步,朗声道:“洛萨极为仰慕长安的风土人情,吵闹着要与臣下一同来朝觐见。”

  允康帝摆手笑道:“王女若是想多见见长安的人事,自是要留下来住一段时日。”

  名为洛萨的王女生性跳脱,在封地受宠惯了,强扭着行礼姿势朝允康帝福了福身,对着允康帝道:“皇帝陛下,洛萨想同您说一件事。”

  乌追王扭头斥道:“洛萨,不得无礼!”

  “无妨,”允康帝心中了然,笑呵呵道,“王女说便是。”

  洛萨澄澈的眼珠子瞥了一眼乌追王,不情不愿道:“还是请父亲说吧。”

  这对父女不知在玩什么把戏,允康帝也不同他二人计较,扬眉示意乌追王有事就说。

  “回禀陛下,臣下此次来朝,除却瞻仰圣上容颜,还有一件不情之请,”乌追王跪地行了个大礼,“小女二八年华,此前十数年一直听说周朝乃泱泱大国,亲眼见着之后更是不愿离开了,还望陛下能做主,为小女择亲,好叫洛萨留在长安。”

  这洛萨虽性子骄纵了些,本性却不失纯良。在车队进城之前,允康帝早就将一切都打听清楚了。太子虽已成亲,但他可不止太子这一个儿子。

  老四,再过两月便要满十六了。

  若是同乌追王女结亲,倒也是个好人选。

  重臣之子究竟比不上皇子尊贵,让洛萨冠上王妃之名,是给足了乌追王脸面。谢慎守这半年来乖顺许多,他那个目光短浅的母妃也生不出什么事端来。断了他对陆潇的念想,算是允康帝赐予陆潇的一份厚礼。

  允康帝笑了笑,叫乌追王快快起身,道:“格镧,这哪里是什么不情之请。洛萨身份尊贵,朕自是会为她寻一门好亲事的。”

  至于乌追王究竟打得什么主意,允康帝并不在意。

  万一他一心想叫女儿嫁进太子府上,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允康帝绝不会同意,叫异族人成为谢慎行的宫妃。

  他将话说的含含糊糊:“朕看着洛萨天真可爱,若是能同朕的孩子结亲也是好的,朕膝下子嗣不多,可惜有一个已经成亲了。”

  乌追王不敢抬首,闷头表忠心道:“洛萨天资愚钝,怎能与太子相配,陛下真是折杀小女了。”

  倒是知情识趣,但乌追王显然是话只说了半截,允康帝不做声,等着他的后半段。

  “陛下宽厚待人,臣下不敢隐瞒陛下。实则是臣下一行人路遇山匪,幸而遇着了大殿下,方能留下一条小命,得见天颜。洛萨自从见过大殿下后,就……”

  乌追王道:“臣下途中听闻了太子殿下成亲的盛况,陛下言只有一个成亲了,那想必大殿下现今尚未娶亲。”

  朝中一片哗然。

  无人去听乌追王后又说了些什么,众臣脑中唯有三个字——

  大殿下。

  允康帝瞳孔微颤,几乎快握不住手中珠串。一名老臣颤颤巍巍地向前两步,代替众人问出了心中疑问:“不知王爷是在何处见着了大殿下?”

  满殿喧哗入耳,乌追王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仍是答道:“是在途经衡州时。”

  衡州,距弋阳最近之地。

  允康帝险些捏碎珠串,硬生生挤出笑容来,仿佛一切尽在他掌握中。

  “那就没错了,言儿一直在宫中将养着身子,这两年方才好些,前段时间求朕叫他外出历练历练,朕心疼他二十余年未曾出过宫,便同意了。不曾想言儿这头一回一远行,还做了件好事。”

  大殿下的事,在长安城里是一等的禁事。

  允康帝对外宣称将谢慎言养在宫中,朝廷内外众说纷纭,大多数人一直默认谢慎言早已身死。

  如今允康帝亲口承认他尚在人世,殿上诸人无异于烧开的沸水,顿时蒸腾起来。

  谢慎言这个大活人就在这儿,并且被旁人看见了。若是寻常人,一抹脖子封口了事便可作罢,允康帝总不能一剑刺死乌追王。

  在这朝堂之上,数百大臣见证着,他封不住这么多人的嘴!

  他不得不承认谢慎言的存在。

  乌追王同王女洛萨先回了驻宫休息,允康帝只说待谢慎言回后再议。

  无人记得今日殿上之事是如何收场的,二月廿三的夜里,万家灯火齐齐照亮了长安夜空,无论信或不信,殿上诸人皆在翘首以盼,谢慎言究竟何时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