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春水绕汴城》>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次日,李煜醒来的时候,赵匡胤正端着碗给他喂药。他先吹两口,再自己尝一尝,等确认不烫了才肯撬开人牙关慢慢喂进去。

  赵匡胤看人悠悠睁开了眼睛,赶紧放下了碗,喜道:“你醒了?”

  李煜没搭腔,他刚刚醒过来,意识尚昏昏沉沉的,一时间竟辨不清年月,浑身上下也没丁点儿力气,只觉一身骨头都散了架,一双眼半睁半闭,盯着虚无的一点暗自发呆。

  他不说话,赵匡胤也不敢开口,一双手一会儿放腿上,一会儿又放身侧,感觉放哪儿都不合适,放哪儿都觉得别扭。

  此时此刻,赵匡胤活像个监狱里等待审判的犯人。

  李煜缓了一会儿,眼睛里渐渐有了些光亮,他挣扎着起身,赵匡胤连忙小心翼翼地去扶他,却立马被李煜指使道:“咳……笔……纸……咳咳……”

  赵匡胤看人咳成这样还嚷嚷着要纸笔,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劝人好好休息的话哽在喉间,怎么也说不出口。

  赵匡胤依言替他拿了纸笔过来,又磨好了墨,将饱蘸墨汁的毛笔递到了李煜还在微微颤抖着的手上。

  李煜大病未愈,腕力虚浮,他心里又急迫,写出的字潦草得很,即便如此,整幅书法写下来,依旧是风骨嶙峋,矫若游龙。

  他到底尚在病中,写着写着,星星点点的血沫子就被咳了出来,李煜苍白着脸,一边咳着血一边写,凄美得动人心魄。

  赵匡胤在一旁看得心里难受,刚想劝人别写了,眼角余光瞥见人写的诗句,瞬间就僵住了。

  那是首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赵匡胤被这词里的哀痛悲怨骇得后退了两步,绝望地闭了闭眼,心说你合该恨我。

  李煜力气不多,一首词写完,虚脱地直接扔了笔,往床上一倒,又要沉沉睡去。

  赵匡胤僵硬着四肢,只觉头疼得厉害,半晌才一个激灵反应过来,忙替人盖好了被子,又仔细卷起了宣纸好生放了起来。

  等赵匡胤再次坐到人旁边的时候,突然听得李煜笑了一声,那笑竟比哭还难看。

  “我真后悔……”

  赵匡胤心中一紧,“后悔什么?”

  “后悔当初……没杀了你……”

  李煜闭着眼躺在床上,一字一句都轻飘飘的,却全都重重地打在赵匡胤心上。

  赵匡胤甚至感觉自己的心好像被刺破了个大窟窿,呼拉拉地漏着寒风。

  说完这么一句,李煜彻底昏了过去,重新陷入了无边的黑暗。

  赵匡胤却僵着身子坐在床头,半晌回不过神来。

  两人当初,的确是不欢而散。

  赵匡胤当日并没有走成,或者说,他还没走下山,就被一大帮子燕王府兵团团包围,五花大绑地捆进了刑部大牢。

  李从嘉匆匆赶来时,只看见了地上一摊一摊的血迹,和一把沾了人血的佩剑。

  赵匡胤直到被关进了牢房里还在破口大骂,“我犯了什么罪?你们凭什么抓我?堂堂燕王,难道就是这样人面兽心,睚眦必报吗?”

  “你出来啊!你给老子说说清楚!我犯了南唐哪条法?值得你燕王大动干戈,大半夜的不睡觉也要抓我?”赵匡胤使劲儿地晃着囚禁住他的铁栅栏,不死心地叫喊。

  燕王李弘冀从台阶上缓缓走下,负手站立,淡声道:“蛊惑皇子,闹市行凶,滥杀无辜,你还敢说你没有罪?”

  赵匡胤咬牙,恨声道:“证据呢?”

  “会有证据的。”李弘冀慢悠悠说道。

  “你这是栽赃!”

  李弘冀突然笑了一声,冷冷地看着他,阴狠道:“你就知足吧,若不是看在我那傻弟弟一心宝贝着你,我早在山脚下就让人把你给杀了。”

  赵匡胤捏紧了拳头,“我是吴王座上幕僚,你想杀我,还没那么容易!”

  李弘冀轻笑了一声,道:“那就看看吧,看看我那个清心寡欲,手无实权的弟弟保不保得下你。”

  说完,李弘冀也不等人再搭腔,直接提步离开了阴冷潮湿的大牢。

  赵匡胤气得一拳砸在墙上,瞬间有鲜血顺着墙壁流出。

  由于被捕前的一番搏斗,此刻他身上伤痕不少,一身囚服上斑斑点点的全是干涸了的血迹,狼狈凄惨的哪里还有一点儿当年开封府内赵家二公子意气风发的样子?

  赵匡胤心底苦笑,心说离家这么多年,功勋未著不说,如今竟连小命都要交代在这里了,真是给祖宗丢脸。

  不行,他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南唐,赵匡胤狠狠捋了把头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子里飞快地思考起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