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娘子金安>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王府一众君臣既有了决策,接下来自然一切都按着计划而行。魏王私下里找了楚王,楚王回了楚王府后,好生发了一通火。

  楚王敦厚,这是举朝人尽皆知的事。对上楚王孝顺恭敬,对下楚王仁善友爱,可今日,却难得能见到楚王发这么大一顿火。打砸怒骂,若不是有人极力拦着,他能将整个楚王府给掀了。

  一边撒着野一边又骂骂捏捏,说待他有朝一日得了势,他定会将魏王千刀万剐。

  得到消息急急忙忙赶过来的一路幕僚忙问怎么回事,跟在楚王身边的宦官忙说:“诸位快劝劝殿下吧,今日奴陪殿下路上走得好好的,突然叫魏王府的人给劫了去。魏王现在可真是太猖狂了,掳走了咱们殿下后,对咱们殿下……极尽侮辱。这会儿,咱们殿下身上还有大粪的臭味呢。”

  “什么?”众人一听竟有这种事,立刻也都更省了神,再不跟一个宦官多废话,而是直接往楚王身边去。

  “殿下,这可是奇耻大辱啊。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也不过如此,如今魏王府却……殿下,下臣之前还觉得穆程二位官友所言不对,兄弟之间争夺储君之位不该如此不择手段,君子就该坦坦荡荡。可如今……如今魏王竟如此待殿下您,那就也别怪您对他不客气了。您可是他兄长啊,魏王竟如此不顾长幼之礼,他罔得贤德的名号。”又说,“可见他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外头那些所谓的贤名,不过是装出来给人看的而已。如今看来,确实不能叫魏王得主天下。殿下,请您发号施令,下臣等听凭您的差遣。”

  穆程二位幕僚见状相互望了一眼,尽力压制住了心中的喜悦,只是跟着楚王府里别的一众幕僚一起恳请楚王裁夺,并未再多言。

  魏王府和楚王府并无矛盾,楚王之所以回去搞出那样的动静来,不过是演习给自己府上的那二位敌国的细作看的而已。魏王的确是在楚王所行之路上“劫走”过楚王,但却不是对他行侮辱,而是兄弟二人好好坐了下来敞开心扉聊了聊,最终楚王得知原谅自己府上竟有敌国奸细,意欲挑拨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后,立刻表示愿意同魏王这个兄弟站在一个阵营里。

  兄弟二人一致对外,而不是内耗,从而让外敌坐收渔翁之利。

  果然,穆程二人见发生了这种事后,立刻书信一封传去了母国。但这封信,却没能及时传出去,而是被魏王府截停了下来,复刻了一份后,这才又重新传出。

  楚王本就对魏王深信不疑,并不曾疑心过他是骗自己。如今,在亲眼瞧见这样的一封通敌信后,楚王更是心中拿魏王当恩人待。

  楚王忙朝魏王抱手鞠深躬,态度十分恭敬。但魏王却不肯受,忙也朝兄长鞠躬,并伸手去扶他道:“你我亲兄弟,何需如此?”

  楚王道:“为兄惭愧,当年贵妃在世时对为兄那般厚爱,可为兄却险些听信了奸佞之话,误会了贵妃。何况,本来二郎是可以将计就计,不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待我做出错事后,再拿其当证据来诛我的,可你却没有。你拿我当亲兄弟,你把一切真相都告诉了我,从而救了我一命,没让我误入歧途。”

  楚王不敢想,若他真听信了那二位奸细的挑唆,他又将会得到怎样的下场。

  而魏王呢,明明他可以眼睁睁看着自己走错路,得到惩罚,从而此生再无争储的机会,可他却没有。他选择了同他坦诚相待,选择拿他当兄弟,愿意放他一马。

  楚王本就不太想做什么皇帝,他自己心中也清楚,知道自己没那份贤德的。所以,在经此一事后,楚王更是向魏王坦诚了,道:“待此事过去,我便请旨回自己封地去。从此往后,为兄就做二郎的保山将军,帮二郎一起协理江山。二郎日后若有任何差遣,为兄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魏王则道:“兄长此话尚早,你我兄弟二人之后前程如何,还得父皇定夺。不过,有兄长这句话,二郎心中十分感动。日后不论谁坐那个帝位,都不影响你我之间的感情。”

  楚王应道:“从前不会,如今就更不会!”

  穆程二位书信回安国后,安国得知中原即将有内乱,立刻陈兵云南。

  朝堂之上,魏王楚王联手,一起将此秘密呈送至御前。萧奕听后,即刻召见重臣勤政殿议事,没消多久,便打得安国之兵逃的逃散的散,自此一役后,安国军事水准将倒退至少十年。

  事后,楚王府的那二位奸细自然也被绳之以法。金殿上论功行赏时,楚王主动站了出来,请旨道:“父皇,儿臣封地在甘州,儿臣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想自请去封地。从此之后,为父皇守一方之土、护一方之民。”

  诸臣子皆未料想到,楚王大殿下竟然会在如此关键时刻自请离开京城,直接退出了争储。这次除贼,楚王大殿下也功不可没,其实若他争一争的话,未必就真没有胜算。如今就这样放弃了一切,未免可惜了些。

  但楚王能如此,对很多只以子民社稷为重的清流之臣来说,这是好事儿。诸王互相谦让,各司其职,不争储位,此乃百姓之福音。

  臣子们万没想到楚王会这样说,天子萧奕这个楚王的父亲,就更没想到了。

  虽然他心中已经定了魏王为储君,但也从没想过就这样赶了楚王出京去。所以,面对楚王的自请出京去封地,萧奕愣了一下。

  然后才道:“如今甘州太平,也实在无需你这个一地之王去坐镇。何况,你才立了功,此番就去封地,也实在不太合适。”

  楚王却不这样想,他心意已决,便坚持道:“封王去封地,护一方百姓,这是祖训。之前是父皇宽宏,儿臣等又年幼,这才多留了几年。如今儿臣已经长成,早不是小孩子了,可以独当一面,若此刻再不去封地,也实在是愧对父皇和甘州的百姓。”又说,“不但儿臣如此,儿臣觉得,但凡即了冠、有了封号的皇子,都该前往封地,这样一来,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不论于朝廷,还是于百姓,都是极好的事。”

  楚王此举正合很多清流之臣的意,今日既有楚王带头开了这个口,诸臣便立刻纷纷附和,表示楚王英明。

  萧奕轻轻喟叹一声,心下差不离已经有了主意了,但他还是问了魏王意见。

  魏王知道这个时候也不合适再谦逊,若这会儿再推脱,就着实显得虚伪了。所以,魏王抱手回应,说也赞成皇兄的提议,但也加了一句,说日后藩王但凡想回京,只要不带兵,只身回京亦可。

  萧奕知道,两个儿子私下里肯定已经达成了什么协议。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再添事端呢?

  大郎二郎能一个自信满满做君,一个心甘情愿为臣,彼此各司其职,这也是很好的事。他们不是一母所出,其实能做到这样,已经算很好了。

  萧奕便也不再说什么,当下就应允了楚王的提议。之后没几天,萧奕册了太子,立魏王为储君,入主东宫。

  自此,朝廷这场悬而未定多年的储君风波,算是就此平息了。

  不只是一直翘首以盼的朝臣,就连京中的百姓,都松了口气。毕竟朝堂若不稳,第一个吃苦受难的就是普通小百姓。

  楚王刚即了冠,他想做个表率,所以见魏王被立为储君后,他也再没什么牵挂,便打算简单收拾一番就去甘州。这一日,东宫太子亲自送楚王出城。

  没有只送到城门口,而是一路打马缓行,陪着楚王走了很久。

  直到看到了前面青州地界的标志,楚王才说:“太子实在不必再送了,到这里已然够了。”

  太子轻勒缰绳,勒马停住。

  “此一别,怕有些日子不能再见面了。兄长,万万珍重。”

  楚王手合握住缰绳,朝他抱手说:“臣遵太子旨意。”又说,“等到了甘州,定给你来信。到时候甘州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我定如实都告诉你。”

  忽然就想到了小时候来,那时二人也差不多如此。虽说不是一母所出吧,但却很亲厚。楚王可怜,生母早逝,所以后宫中的妃嫔都会多照顾他一些,尤其是他的母妃。可能是宸妃体质偏弱吧,楚王幼时常生病,每回他生病了,要么是皇后,要么就是他母妃,总要有人陪护在身边的,生怕他会出什么意外。

  就在这样的精心照顾之下,楚王才渐渐伟岸强壮起来。到如今,成了个英武的藩王。

  二人不约而同都想到了小时候来,然后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谁也没再说什么了。楚王又朝太子抱一手后,然后鞭子甩打在马屁股上,立刻扬长而去。

  马蹄踢踏起一地的尘土,太子没有立刻回,而是仍落座在马上,静视着远方。

  直到远方再不见任何身影,太子这才轻轻夹了马肚,慢慢打着马回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