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郎婿欺我>第66章 六十六:死局

  真真是巧, 人世间就是这么小,遇上的人或事多少都能联系起来。

  “大夫估摸是在夏府里常住着。夏夫人早年生育坏了身子,这些年来一直待在府里养身子。那大夫精通医治妇孺的病, 在夏府不愁吃穿。”六郎解释道。

  八郎久久不语,却默声观摩着崔沅绾脸上神情。

  养伤的病患气色本就差, 经这消息一刺激,圆盘小脸愈发苍白,比过冬簌簌落下的雪还要冷上几分。

  “崔娘子, 你没事罢?”八郎站起身来想去搀扶那摇摇欲坠的身子,却被六郎抢了时机。

  六郎搀着崔沅绾的小臂, 想她就快要晕了过去,哪记得男女之防,忙把人扶到圆椅做下。

  站得是冷气侵袭, 才叫崔沅绾觉着脑子糊涂, 跟抹了一层浆糊般。

  崔沅绾摆摆手,说没事。黄纸上的信息看不出来个好歹, 字里行间拥挤着,瞧得人头疼。

  “当年与大娘子这事有联系的人, 都早埋到地底了。生老病死是常事,可几十位牵涉者先后在两年内死亡, 当真是罕见离奇。那位大夫是唯一知道当年来龙去脉的人, 要想查到真相, 也只能从大夫身上找突破。”

  六郎一番分析, 期冀都栓在了夏府大夫身上。话语似有催促之意,每句话都在逼着崔沅绾登门要人。

  “我一命妇, 如何能去到夏长史府邸里勘察一番?”崔沅绾蹙眉道, 可话音刚落便嗅到了破局气息。

  就从命妇这处下手!新妇不能登门拜访, 那便跟着郎婿去。夏昌是个不拘小节的,谒禁在他眼里是比芝麻粒还小的事情。晏绥有官家护着,纵是把夏府给拆了,官家也会把舆论风声给压下去。

  崔沅绾扶额,本想趁此时机离晏绥再远一些,没想到身子是出去了,可心还得挂在他身上。

  “这事……等回去再说罢。”崔沅绾支支吾吾,不想再说这事。

  这段日子,要把伤养好,要把事情查干净,还要想想怎么能不动声色地彻底脱离开晏绥的视线。

  可她心里又矛盾着。她要做的所有事都必须借晏绥的力量来完成,她不屑晏绥所谓的一腔真情,一边厌恶他自私蛮横的性子,一边又要装成倾慕样子,虾腰讨好精力旺盛的年轻男郎。

  若有个比晏绥性子温顺,权势又与他相差无几的男郎便好了,她的日子也不过过得如履薄冰。可当真不巧,放眼贵胄,也只有晏绥一人能入的了她的眼。

  “今日就说到这里罢,六郎你再下下功夫,用些手段,看看能不能把那大夫给请过来。”

  六郎见她起身,想伸手搀扶她起来,却被崔沅绾灵巧地躲了过去。

  “做好分内事,旁的无需多操心。”崔沅绾淡声警告道。

  崔沅绾心里也正疑惑,哥仨初见时还都是一副恭谨的正人君子模样,怎的越是与之相处,行径愈发放荡起来。

  莫说男女之防,她是诰命夫人,得了公主的令,也算是哥仨的半个主子。对主子多有不敬之礼,这样的奴才是要被乱棍打死的。

  不过碍着哥仨是福灵的远房表亲,她得个福灵面子,才没有多计较,谁知竟叫人愈发猖狂起来。

  身后哥仨是何光景,崔沅绾半点不关心,走到内院才松了口气。

  内院屋后有片荒土地,树荫遮盖不了,开垦菜畦正适用。从晏家拿了些米粟种子,养娘正把那种子洒到拨好的地里去,也不知能等到青菜丰收不能。

  晏家高门大户,崔沅绾原以为菜籽在晏家是万万找不到的,不曾想临走前于氏把她叫过去交代一番,怕她受委屈,装着菜籽的锦袋交到她手里,叫她不要对外人提起。

  晏家不欠她半分,可姑舅与那不怀好意的小叔子待她甚好,要比起来,比娘家人强得多。

  崔沅绾提不起半分力气来,任由秀云给她卸下厚襟子,自顾自地躺在一方软榻上,低头吃着绵娘剥好的石榴。

  屋里暖和,崔沅绾脸上总算有了几分气色。红唇轻启,咬过一颗颗饱满欲滴的石榴籽,汁水在嘴里迸溅,甜味蔓延开来,才叫崔沅绾蹙着的蛾眉放平来。

  “娘子,接下来该怎么办?线索到大夫身上就断了,我看那哥仨也只能查到这地步上,往后再进一步,恐怕就要出山露面了。”秀云捏着崔沅绾的肩膀,声音里尽显焦虑。

  见崔沅绾没出声,秀云心中猜想落实了下来。

  “这清闲时候娘子不出手,再想往下走,就要等姑爷过来接人了。”

  “我怎的会不知这道理?”崔沅绾叹道,“终究是把事想狭隘了。这般世道,纵是圣人也要被条条框框给压住,何况是我呢?小娘子家打小就要读《女诫》与《烈女传》,从小到大学的都是如何侍弄郎婿那档子事,读着读着人性就被驯化了,只管服从郎婿,旁的事上,纵然有心反抗,临到头还是懵懵然,束手无措。”

  嘴里甜,可心里却一阵酸苦。崔沅绾抚着玉如意,不禁恍神。

  “九月游猎,皇家子女与京中贵胄都待在猎场上。官家十几位子女,策马奔腾,肆意游猎,当真是意气风发的好儿郎。贵女多数都是走三步都脚疼的金贵主儿,也就康国公家的幺女是个外向活泼的,不爱红装,最爱倒腾□□冷剑。那小娘子大大咧咧,旁人说的话从不往心里去,见我孤零零地在宴席上吃酒,主动与我攀谈。她活得比多数男郎还自在,叫我也羡慕着。”

  万事有因必有果,崔沅绾虽知道这理,心里还是凝着一股劲不想认命服输。

  人活一世,有几人能像康国公家的幺女那般潇洒行事呢?贵的贱的,富的穷的,男郎生来要担起绵延子嗣,传承家火的重任,成家立业,被家族推着做事。娘子家学琴棋书画,学吹拉弹唱,都是为了许给好人家,觅个好郎婿,生几个白胖小子,巩固地位。

  无论男女,得家族庇佑,必得牺牲部分利益来,这叫孝顺。

  崔沅绾从小就被锦衣玉食地养着,不愁吃穿。她给家族送去的是外人口中的无上荣耀,是一个强盛的夫家,是源源不断的金银权势。

  家族不养闲人,她又是头没被驯化利落的,尚有野心的兽,每日都活在无尽痛苦的矛盾之中,反复碾转折磨。

  “大不了就再回去罢……其实我心里清楚,两家联姻,从交换过庚帖那刻起,除非人死,我与官人是断不会和离的。”崔沅绾终于把心里话给呕了出来,本以为这番怂话说出口会觉着难堪,可迎来的却是意外轻松。

  秀云想出声安慰,她已经尽了自个儿全力去脱离,只怪姑爷与夫家实在难缠。可话还没说出口来,又被崔沅绾给堵塞在喉管中。

  “我没赢,不过也没输,不是么?”崔沅绾轻笑道。

  “比起几月前的心惊胆战,如今我应付官人是如鱼得水。他那颗心被我抓在手中,他家用权势供养我,供养爹娘,爹爹如愿跟在了兆相身边,起码官家在的时候,我家是断不会衰落下去的。”

  “虽劳累不堪,可我也查到了大姐事里的蹊跷。只需再走一步,顷刻水落石出。我心里也就大姐这一件事,若不能将真相查出,死也不瞑目。”

  绵娘听罢这丧气话,气不打一处来,呸了声。

  “娘子真是糊涂,活人哪做死人态?娘子过得好好的,不活个□□十都是老天瞎了眼!”

  秀云也搭腔说是,“娘子也说,娘家夫家铮铮向荣,柳暗花明又一村,前面的路都光明着呢,娘子可不能懈怠下去啊!”

  “我也就是一说,你俩还都听进了心里去,当真无趣!”崔沅绾拍拍秀云的手安抚,又刮了下绵娘的鼻子,笑弯了眼。

  说是如此,可她心意已决。她不怕再回到晏绥身边,被他压在笼里,喘不出气。只要能达到目的,哪一条路不是走?何况待在晏绥身边是她能想出来的,最顺畅,最稳妥的一个法子。

  崔沅绾蓦地想开了来,重活一次,她只是比旁人多知道了个结局,她没有戏本上写的逆转宿命的能力,可她比从前多了试险的底气。

  大不了叫晏绥来收拾烂摊子。崔沅绾心想。

  她依旧掀翻不了家族权势的五指山,她改变不了爹娘的疏远与偏心,改变不了福灵与县主将来的命,可她依旧是幸运的,总算逃脱开了林之培,她在走一条崭新的路。

  不求末路畅达,只求中道能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得见天光。

  “剩下的事明日再说。”崔沅绾低头盯着不得动弹的伤手,出声说道,“还是先养好身子罢,命大于天。”

  秀云见她豁然开朗,心里高兴,忙使眼色叫绵娘再给她剥好一瓣石榴,仔细哄着自家娘子。

  崔沅绾却推开绵娘递来的石榴,“我想睡会儿,一有动静传来,就叫醒我。也多派些人盯着哥仨那院,看看他们是不是在全心查事。”

  秀云颔首,熏了一壶冷香,带着绵娘默声退下。

  这是一场难以求得佳解的死局,不过崔沅绾毫不惧怕。

  既然无法十全十美,那就拿出玉石俱焚的勇气,哪怕不择手段,也要解开心头那团雾水。

  作者有话说:

  一边写一边忍不住想改前面的文,烦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