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昭昭入怀>第41章 取得地图 他为什么就不想活呢?

  或许是第一场比赛辨石并不难, 又或许是因为顾淮运气十足,顾淮顺利的进入到了下一场比赛之中。

  昭昭仔细瞧过一番自己的妆容,还有为胡三娘准备的礼物, 确认无误后,她方道:“行了,我们该出发去胡家了。”

  顾淮的心思好像忽然之间就放在了夺玉大赛上。

  他像是对扮演谢昀一事,乐在其中。

  这种乐趣, 不像是赵成义是为了他那份恶趣味,所以这一路上,大哥嫂嫂叫的欢畅。

  也不像是她为了真的查出胡家私挖玉矿一事, 而不得不全心全意扮作谢家新妇。

  他就像是一点儿一点儿的成为谢昀,让谢昀真正的来到了这人间。

  他难得好像对外物发自内心的感兴趣。

  探查玉矿有关的事情,昭昭便自觉地就揽在了自己身上。

  她推开了房门,不经意的看了一眼东厢房,东厢房支起了窗户,顾淮坐在窗下,正对着刚刚升起的太阳,神情专注的拿着细毫在桌上摆着的石头上, 描画着什么。

  淡黄温暖的阳光斜斜地挥洒在他周身, 为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就连眼睫上都落上了光点,似是阳光都心甘情愿坠落于他眼中。

  这一刻, 万物好像都在他面前失去了神色。

  昭昭却不合时宜的想,顾淮为何不想活呢?

  她私底下旁敲侧击过好几回,都说他的病已经回天乏术。

  包括他自己,都说他的命数不过就这一两年。

  他就是这样平静地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半点儿求生的意志都没有。

  哪里像是个正常人的心态呢?

  一只米粒般大的蚂蚁,落入了汪洋大海中, 尚且还会在死前拼命挣扎着向岸边爬去,只为了寻得一线生机,活下去。

  这人若是想要一心求死,势必是要经历过让心先比身死的痛苦。

  顾淮活的这二十年里,想来也不会发生几件让他心死之事。

  可顾淮为何不愿意再试试寻找那医治他自己的法子。

  他真的没有办法活下去吗?

  这世界难道对他而言,就真的没有让他可留恋之物了吗?

  昭昭心中疑窦纵生。

  玉琳和贺岚换了身不起来的粗布麻衣,提着准备送给胡三娘的礼物朝她走来,“郡主,都准备好了,咱们该出发了。”

  昭昭这才收回了目光,按下心中的疑惑,轻声道:“咱们出发吧。”

  今日,她得好好探探这胡家。

  她不再看东厢房窗下人,带着玉琳和贺岚出了门。

  昨日一整天,她和玉琳、贺岚仔细研究过飞廉画的胡家地图,其实也并不是真的毫无破绽。

  而今日,她打算试上一试。

  胡三娘嫁人后便长居江南一带,若非是今年由她娘家胡家主办这夺玉大赛,她夫婿苏玉年被她父亲,也就是胡家家主传信回来帮忙。要不然,今年湖州雪灾这般严重,官道都被雪崩压塌了好几处,她就算是个孝顺之人,她也不想冒着生命危险回娘家。

  江南水乡,富饶之地,风景秀丽,又甚少有灾祸。这初春乍暖的时节,最是好玩儿时。若还在江南,这个时节,胡三娘便已经开始邀朋唤亲,带着孩子出门踏青了。

  毕竟湖州除了美玉,也没什么美景。

  幸好,这一路上都没遇见什么危险,没有性命之忧,得以平安到达湖州。

  她接待着今日上门来拜访,刚认识的谢娘子。

  谢娘子带着礼物上门来拜访她,陪着她说说笑笑。

  她见这谢娘子似是对江南颇为向往,便不知不觉的同她说了许久江南趣闻。

  她在家中并不受重视,等嫁去了江南苏家玉行,婆母尚且管家,她这做儿媳妇的在婆家也没有多少话语权。

  时常被忽视的人,能被人以崇拜目光瞧着,难免心情就舒畅不已。

  不知不觉,二人说着话,便已经临近了午时。

  有那婢子入的门内问话,“三姑奶奶,快摆午膳了。”

  昭昭一拍手,就颇为懊悔地起了身,“哎呀,胡姐姐你看我,耽误了你一上午的时间,着实不该。”

  她立马准备告辞回家,不想胡三娘轻轻柔柔的握住了她的手,笑道:“妹妹说哪里的话,你今日就留在我家用饭,想必谢兄弟今日忙着准备明日的比赛,也无暇同你一同用膳,你不如陪陪我。”

  昭昭忽而就红了脸,害羞说道:“那好。”

  胡家人口多,平日里也都是各自在各自那儿用午膳。

  今日许是因为昭昭给胡三娘买了许多原是江南一带才产,而湖州极难培育出来的果菜,胡三娘心里喜欢,就全送到了厨房,让厨房做些江南菜色送去了她母亲那儿。

  她母亲这会儿竟叫人来请昭昭同胡三娘一起去用午膳。

  二人携手说说笑笑前往胡夫人住的正房去了。

  这一路上,昭昭一边说话,一边打量着胡家家宅。

  胡家的正房,离胡良的书房并不算远。

  只是这一路上,能瞧见胡家的守卫森严,沿路都可见巡逻护院。

  白天黑夜里,巡逻之人都不曾松懈,这胡良若是心中无鬼,干嘛布防的这般森严。

  那处书房外,更是有两名护院站在那儿,丝毫未动。

  昭昭只不经意提起,“贵府府邸可真是修的漂亮。”

  见一对巡逻护院走过,她便紧张的握住了胡三娘的手。

  胡三娘顺着她目光看去,想着她或者没见过这么多带刀的护院,忙道:“家中近来人来人往,不免守卫就森严了些,妹妹莫怕。”

  “让姐姐见笑了。“昭昭松了一口气。

  昭昭又惴惴不安道:“也不知一会儿能不能见着胡老爷,我家夫君入了这玉石行当,时常推崇胡老爷。”

  胡三娘笑了笑,“今日倒是不巧了,我爹这些时日为了夺玉白天都不在家呢,你没瞧见你姐夫也不在吗?”

  说话间,二人已经走到正院前,胡三娘不再提其它的,牵了昭昭的手,“走吧,带你见见我娘。”

  胡夫人处,已经有不少胡家家眷在,有胡三娘的嫂嫂,弟妹还有胡三娘的几个姊妹并胡夫人的孙辈们。

  热热闹闹的坐了一屋子。

  就昭昭一个外人。

  不过她惯来会讨长辈欢心,说着并不算阿谀奉承的讨巧话,讨得胡夫人也忍不住笑弯了眉眼,留她跟前说话。

  很快厨房就开始布菜,胡家人丁兴旺,孙辈都有许多,一群小孩子吃饭都不得安宁,一直跑跑闹闹。

  有那三四岁大的小娃娃跑动着,朝昭昭而来,昭昭手中恰好舀了一勺汤,被这孩子一撞,手中汤撒在了裙子上。

  她哎呀了一声,拿着帕子擦拭,见那污渍擦拭不尽,胡三娘忙让人带她去换身新衣裳。昭昭歉意的告了退,带上玉琳跟着胡家婢子前去更衣。

  行至偏院,趁着婢女取衣裳的功夫,玉琳同昭昭交换了个眼神,低语道:“我们只有一刻钟的时间,动作要快。”

  玉琳点了头,朝她笑笑,“放心好了,郡主就等着我归来。”转身便轻巧的出了偏房,不知所踪。

  婢子取了一套新衣裳来,“谢娘子,婢子帮您换上吧。“

  “不劳烦你,只是我想入厕,可能还要花上些时间,你替我同胡姐姐说一声,让她莫担心。”昭昭歉意道。

  婢子不疑有它,告退后就去了正房与胡三娘禀报。

  昭昭松了口气,取了纸笔出来,静静地等着玉琳回来。

  只是这会儿空暇下来,她便又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一时又想起顾淮来。

  头疼。

  *

  胡三娘陪着她母亲坐着,半晌不见昭昭回来,倒有些担心她。

  婢子来报,说谢娘子还要些时间才能回来,胡三娘不免担心,别人头一回来做客,就被污了衣裙,失了脸面,着实是不好,一时将侄儿说了两句,训斥他不该用膳时到处跑动,撞了客人。

  她那弟妹就来了气,“三姑姐说这话,是责备弟媳没教导孩子了,平日里聪儿也是如此用膳,从未冲撞旁人,就是今日冲撞了三姑姐的客人,奇怪不奇怪。”

  “这些日子家中客人多,公爹说过要提防着外人,也不知道三姑姐怎么就带着这位客人四处走。”

  这番阴阳怪气的话语,倒是引得胡夫人起了疑,“是了,去了这么久怎么还没回来,还不快些去瞧瞧,莫让她乱走。”

  胡三娘听得他们这般说,心里也不大舒服,起了身道:“那女儿亲自去将谢娘子带过来。”

  她带着人便朝偏院去了。

  *

  玉琳很顺利的入了书房去取了玉矿地图送来给昭昭。

  昭昭正认真记着,只是这地图太过复杂,绕是她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也需要花上些功夫。

  终于快要记完最后一部分地图时。

  这一刹那,外头响起了脚步声,“谢娘子,你换好衣裳了吗?”

  玉琳小声道:“郡主怎么办?”

  昭昭冷静朝外回了一句,“姐姐稍等,我马上就好!”一边飞快地将地图记在脑子里。

  外头的胡三娘也松了一口气,但她的双手已经贴在了门上,“是不是衣裳不好穿,我进来帮帮你!“

  就在开门前的一瞬间,又有人忽而惊呼,“走水了!走水了!快来救火!”

  惊得胡三娘转身慌忙问,“怎么回事。”

  昭昭终于记住了所有地图,将原物递给玉琳,“快送回去,务必当心。”

  她推开门走了出去,扶住了慌慌张张的胡三娘,“姐姐,这是出了何事?”

  抬眼只见东边有一处亮光,胡三娘见她出来,松了口气,她那弟妹就是整日里在她娘面前挑拨是非,这不,人好好的在她眼前待着。

  只是家中着了火,胡三娘心里也有些发慌,她不免紧张的抓住了昭昭的手,“我们快去我娘那儿看看。”

  这火是来的蹊跷。

  却又来的很是及时。

  昭昭安慰着胡三娘,一边思索着这火的来历。

  这火可真是帮了她大忙。

  胡家的马房着了火,着实让胡家慌了一阵,胡夫人很快就安排人去灭火。

  玉琳趁着这股子慌乱,将地图物归原主,而后回到昭昭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