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昭昭入怀>第36章 想问什么 “这也太甜了吧。”

  周家厨房飘出了饭菜香。

  中庭那堵墙后也有了动静, 似乎是所有人都在准备用膳。

  昭昭没有心思去管这会儿是否该用午膳了。

  她倚着门框,盯着屋中人的一举一动。

  她不得不叹服,无论美人做什么动作, 都是赏心悦目的。

  就像此刻顾淮微微皱眉,慢吞吞的用水送服那一颗黑色药丸,场景也如画卷般。

  昭昭倚着门框,将此景给印在了脑海中, 她想她回去之后应该将此景给画下,定能惊呆了长安城中,那些仰慕顾淮的男女老少。

  他们一定想不到, 顾淮样样都好,却像娃娃一般,不喜服药。

  她这不经意地窥见了顾淮的小小缺点,不免掩嘴轻笑了起来。

  顾淮似有所察觉,忽而就坐正了身子,镇定自若地伸手给自己倒了杯茶,慢条斯理的喝起来。

  昭昭便看着顾淮连喝了两杯茶,似是在祛除药丸的苦味, 心中有了想法。

  又有周家下人来请, “谢先生、谢娘子,我家夫人让我来请二位前去膳堂用膳。”

  二人随着周家下人一同前往了膳堂,周家人已经全到了, 还有许多穿着打扮简陋的人,也正各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端着食盒。膳堂最里头,正由周家下人有条不紊地分餐。

  昭昭仔细看过了一眼,周家人同这些人食用的皆是相同的饭菜。

  下人将他们引到一张桌前, 就有人送了两份饭菜过来,是杂粮饼并上两种小菜,还有半颗水煮蛋。

  周夫人朝他们二人走来,歉意道:“粗茶淡饭,也不知合不合二位口味。”她能看出来,这对年轻小夫妻,许是出生富贵人家,可能都没见过这样粗陋的饭菜。

  但是现下,周家也只能拿出这样的饭菜来招待了。

  昭昭正打算开口,却听坐在她对面地顾淮温声道:“眼下时节能得一份饭菜,已经不易,在下同内子感激还来不及。”

  这话听着有此耳熟。

  昭昭回想起来,这可不就是今日来时,她在马车上同赵成义斗嘴时,说过的话吗?

  顾淮竟是记下了。

  周夫人笑道:“那就好,你们慢慢用,若是不够,还可以去前头取。”她还要招呼旁人,也不能陪着他们说太久话。

  周夫人正待要离去,却听见一声,“周夫人,您等一下。”

  昭昭起了身,走到周夫人身旁,小声道:“我有个不情之请。“

  “谢娘子但说无妨。”

  昭昭便附在她耳边道:“我有些不大舒服,不知贵府可有红糖?”

  她说的含糊,周夫人却立刻明白,“有的,你随我来。”

  顾淮坐在座位上,端看着昭昭跟随周夫人而去,一直到昭昭回来,都不曾动筷。

  昭昭端着两个粗瓷碗回来,放在桌上。

  顾淮不知她去做什么,见她端了两个碗回来,不禁问道:“这是?”

  昭昭将粗瓷碗推到他面前,“我用膳时,一向都喜欢喝些甜汤,所以去了厨房,煮了两碗,你也尝尝?”

  “我从没下过厨,不知道味道合不合适?”

  昭昭瞧着这碗黑红的汤色,不免有些迟疑,她刚刚放糖的时候,怕味道不够,就多加了两块红糖,也不知味道奇怪不奇怪。

  顾淮不明所以,端起碗来,抿了一口,温热的甜腻味道充斥着他的口腔,冲散了先前那股在他喉间残留的苦味。

  他霎时就明白,昭昭这碗甜汤到底是给谁准备的。

  他又抿了一口,便将碗放下,神色自若道:“味道不错。”

  昭昭听他这话,放下了心,端起粗瓷碗便大口喝了一口,味道太过甜腻,仿佛黏在了她的舌头上,让她忍不住皱起了眉。

  她果真是糖放多了,这甜汤甜的直齁喉咙。

  她将碗放下,小声嘀咕道:“这也太甜了吧。”

  所幸剩下的分量不多,她又苦着脸将剩下的都喝下。

  “你既不喜欢喝,就别喝了。”顾淮叹口气,递去一杯清茶。

  苦着脸喝甜汤,哪里像是每顿饭都要吃上一道甜品的人呢?

  顾淮没察觉到,此刻他的嘴角微微勾起了一抹淡笑。

  昭昭喝了一大口茶,可算是冲淡了那股甜腻之味,而后小声道:“这怎么可以,我方才去厨房取糖时,厨娘还说这糖如今难得,只有周家长媳如今还在坐月子,需要养身体,尚且能用上糖。”

  昭昭觉着可惜,早知道她就少用两块红糖了,还能给周家省下来一点儿。

  她叹了一口气,像是有些失落,“看来我果真是没下厨的天分。”

  这世上,就算有完美无缺的人,也定然不会是她。

  想想,连她阿娘,闲来无事时,偶尔学做菜,总是一学就会。

  她阿爹更是,样样都会,若是军中无事归府,还会亲手给妻女做上一桌菜,以补不能陪伴左右的缺憾。

  怎么到了她这儿,她连一碗简单的糖水都煮不好呢?

  顾淮默不作声地端起了被他放在一旁的粗瓷碗,镇定自若地喝完,方道:“我觉着味道刚好。”他放下碗,半点儿没有露出异常神色。

  昭昭狐疑看向他,“果真?”

  顾淮点了点头,一如既往的温柔笑道:“嗯。”

  他的回答,加上他此刻的神情,向来极有说服力。

  昭昭选择了相信,看来这时常喝药的人,味觉果真是同常人有些不同了。

  她夹起了那块杂粮饼轻咬了一口,口感虽然粗糙,但是吃起来还好。

  二人都是向来用膳七分饱便停筷的人,这顿饭却是将所有的菜,都给吃光了。在周家下人来问可还要添饭时,难得有些慌张的拒绝了添饭的好意。

  周家膳堂里,大多都是妇孺老人,看上去都是身体不好,方才会被周家接到家中来,给他们一片瓦,一顿饭,好让他们能安稳度过这段时日。

  等用过午膳,昭昭本来还打算找周夫人聊聊天,却见周夫人忙碌不已,到底打消了念头,反正她来周家的目的已经达到。

  她同身旁的顾淮低声道:“咱们也该走了。”

  顾淮低头应道:“好。”

  二人去辞了行,周夫人也没多留他们,只道了一句去湖州的路上务必要注意安全。他们快要走到周家大门时,有个梳着双丫髻的小丫头跑来,“谢娘子留步。”

  小丫头捧着一个荷包,“谢娘子,这是我家夫人给您准备的,让您路上若是腹痛时就吃上一块。”

  顾淮疑惑看向昭昭,“你不舒服吗?”他怎么没瞧出来?

  昭昭想起来自己先前找周夫人要糖时的借口,可不就是说她自己腹痛?

  只是,这话却不好同顾淮说起,她忙将荷包接过,感谢道:“我已经好了,替我谢谢你们家夫人。”

  小丫头行了礼,转身蹦蹦跳跳的离去。

  昭昭将荷包打开,里头是切的工整的几方红糖来。周夫人明明那么忙,却还记着她这样一件小事呢,她将荷包仔细地收进袖中,方朝顾淮说道:“我没什么大碍,我今日想看的已经都看到了,咱们回去吧。”

  二人走在晌午过后的大街上,街道两旁房檐下,有不少流民正晒着太阳打盹。

  他们背光而行,顾淮神色晦明,忽而开口问道:“你觉得受过周家恩惠的百姓,会一直记着周家的恩情吗?“

  他神色迷茫,像是问自己,又像是问昭昭。

  昭昭抬头看着他侧脸,反问道:“那你认为呢?”

  顾淮这一路上,昭昭能感受到,他所有的情绪变化并不大。他对所有事情淡然处之。

  顾淮能随着她走这一趟湖州之行,也只是因为她所托,并非其它原因。

  他其实,并不在意并州如何,湖州如何。

  他甚至,好像都不在意他自己如何。

  昭昭暗自叹了口气。

  而后她自问自答道:“受过恩惠的百姓,会不会记住周家的恩情,我想周家并不在意。”

  顾淮停下了脚步,低头看向她,打算问那困扰了他许多日子的问题。

  昭昭见他神色慎重,也不免认真起来,问道:“怎么了?”

  “你让我来并州……”到底是让他看什么呢?

  顾淮才刚开口,飞廉不知从何处传了出来,朝着二人匆忙行过一礼,后道:“郡主,主子,城门处出事了,咱们快走。”

  贺岚同玉琳也赶到,护送着他们二人朝城门去。

  二人的谈话就此打断。

  昭昭边走边问,“出了何事?”

  贺岚极快答道:“今日本有一批流民会被安排入城,原本是在城门口排队过所,不知为何,突然就发生了冲突,有流民因此丧命,如今城门处乱成了一锅粥。守城将领吩咐,一刻钟后关闭城门,四殿下已经在城外等候咱们。”

  他们得赶在城门被关之前出去,不然就会被关在城中,耽误明日赶路就不好了。

  他们终于赶在城门关闭前出城。

  城外还有无数流民想要入城,只听得耳边哭闹声响彻天际,哭喊声中充满了绝望还有求生的意志。

  谁不是想要为了能活下去,才想着要冲进城中呢?

  可是并州州府早就得了命令,会每日准许定数的流民入城,流民情绪怎么突然波动的这般大?

  昭昭不解,一路听着哭嚎声向前。

  守城将士应该是得了赵成义的吩咐,护送着他们一路踏上了回程的马车。

  赵成义正在马车中等他们,见他们上来便道:“流民中混入了匪徒的探子闹事,此地不便久待,先走再说。”

  昭昭看着在城门口挤成了一团的流民,他们几人留在此刻也帮不上忙,她心情沉重,却也之道了一声,“嗯。”

  来时还尚且轻松的心情,回去的路上便显得有些沉重。

  这是到了并州后,头一回直面并州因山匪而遭灾,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发生失控的场景。

  几人面色都不算太好。

  回军营的路上,还遇见了匆忙赶入城门方向的将士沿路设关卡。

  等他们回到营地,玉将军已经知晓城门之事,他不急不躁的情绪感染了众人,众人也随之冷静下来。

  城门处隔三岔五,都会有人在流民之中挑拨闹事,已经不止一起。

  匪徒已经被逼进横山中多日,而那位匪徒之首,心计手段皆不在话下,三五不时,就会让手下混入流民之中闹事。

  今日又是一起。

  玉将军思索再三,方道:“你们明日出发前往湖州,切忌莫透露身份。”

  昭昭点了点头,如今他们能不添麻烦,便不添麻烦吧。

  众人都无异议。

  赵成义冷不丁的开口,“既然如此,那路引还可以继续在湖州接着用。”

  说过了一回事,众人散去。

  昭昭这才有闲心拦住了顾淮的去路,“那会儿在城中,你想说什么,我没听清楚。”

  顾淮笑了笑,许是匆忙赶路,他面色有些苍白,“没什么,郡主不必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