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昭昭入怀>第34章 长兄嫂嫂 长兄,嫂嫂,你们觉着我说的……

  子桑羽连着打了三个喷嚏, 玉将军抬头问他,“怎么,生病了?”

  子桑羽想起点儿什么, 浮出些许笑意,而后正色道:“卑职没什么大碍,若是玉将军觉着没问题,卑职半个时辰后就同他们一起上山。”

  玉将军点点头, 右眼上那道可怖刀疤也随之晃动,“行,你办事向来让人放心, 只是你要记住,此番上山只为探路,做好标记,你就带人下山,务必要当心。”

  子桑羽一手追踪术,尽得其父真传。

  若非是一心顾全郡主安危,是不会放他随昭昭入长安的。

  玉将军数日来都在布置着进山探路一事。

  此次子桑羽既到了并州,便得好好发挥才用才对。

  “是, 卑职明白。”子桑羽将横山地图收进怀中, 便打算离开营帐,去同此番上山的同行人商议上山之事。

  玉将军咂巴了下嘴,“阿羽, 你再等等。”

  “您还有何吩咐?”

  玉将军摆了摆手,让他放松,问起了第二重要的事情来,“郡主同那位顾世子之间,当真是没关系?”

  若是半年前刚到长安的那两月, 子桑羽能够脱口而出一句,自然是没关系。

  毕竟,一开始顾淮便被主子认定不是要寻之人。

  顾淮是顾家长子,顾贵妃的侄子,他身后的关系错综复杂。

  不是凉州与长安联姻的好人选。

  主子丝毫不想同宫中有牵扯,自然也不会同顾淮有所来往。

  顾家更是不可能让顾淮做他们阿罗部的上门女婿。

  可是顾淮。

  是意外之人。

  以至于所有与顾淮有关的事情,都不在他们所设想之中。

  从前子桑羽觉着顾淮这个人既然看不透所思所想,便不与之产生交集,互不来往,保持着陌生人的关系便好。

  主子也是这么打算的。

  可自打长安流传起主子同顾淮之间的流言开始,与顾淮的交集却越来越多。

  更在郡主府与顾家别院比邻而居后,两府来往愈发密切。

  他也没有那般笃定,主子同顾淮来往是不是坏事。

  主子从小到大,聪慧冷静,极少因外物,而有心思大乱的时候。

  只有那位梦中人,总是能轻易扰乱主子心神。

  特别是岳长翎一事,害主子心神大动,大病了一场。

  可病好以后,好像变的比从前沉稳了许多。

  其中,到底有没有顾淮的原因。

  子桑羽困惑了许久,都没有想明白。

  可有一事情,他看在眼中,主子同顾淮来往,总是轻松快乐的。

  这份轻松快乐到底是源自于哪种感情。

  他思忖了片刻,方开口道:“卑职想,主子心中自有思量。”

  玉宇成笑了一声,这群小辈,怎么各个儿都没开窍呢。

  他摆了摆手,“罢了,你自去。”

  子桑羽一走,玉将军取了纸笔来,给远在凉州的镇北王阿罗怙的军机要文中,加了一页信纸。他得提前告诉王爷,好让王爷对未来女婿有个心理准备。

  *

  拿着路引顺利入了并州城,一行人便舍了马车徒步行走在街上。

  许是因为玉琳在入城之前,给几人都略做了变装。

  而今行在并州城的街上,便也不那么显眼。

  街道两旁,一眼望去开着的店铺,十根手指头都数的过来,大门紧闭的店铺,牌匾都落了灰,开着的店铺生意冷清,门可罗雀。

  大街上最多的是两旁房檐下,席地而坐的,从城外迁进城中谋得庇佑的难民,其中妇孺幼童神色麻木的依偎在一起,男人们端着不知从何处寻来的吃食匆忙寻家眷,这时,所有人仿佛才有了一点儿生气。

  街上还有时不时出现的巡逻官兵维持着秩序。

  谁都没有闲心去关注他们这刚入城的陌生人。

  这座城整体都透着衰败的气象。

  看着眼前有俩人争夺起了吃食打的不可开交,被赶来的官兵给强行压下,昭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并州十年前,可是繁荣之地。宋怀就算是被千刀万剐也死不足惜,若非是他贪墨,朝中还有人为他隐瞒,并州城怎会是如此景象。

  并州的衰败非因外敌侵蚀而起,而是宋怀这位并州的父母官贪欲作祟,。

  着实是可悲可笑。

  他们一路往周大善人施粥的地方去,沿途所遇流民越来越多。

  赵成义亲随忙劝,“殿下,咱可不能再往前去了……”

  流民这么多,赵成义若是在此出事,麻烦可就大了。

  众人都明白,顾淮朝四处看了一眼,见还有一座茶坊开着,二楼看台能对粥棚前的情形一览无遗。

  便道:“不妨我们去那座茶坊二楼,想来也能看清粥棚情况?”

  众人皆上了二楼,玉琳早就随着轮值巡城的队伍入城好几次,周家日日施粥不断,她也来周家粥棚处巡逻维护秩序,此刻便指了那粥棚下正分粥之人,“施粥的就是周员外同他夫人。”

  周员外夫妇二人皆已是五十出头的年纪,瞧着苍老之态尽显。

  “周家夫妇日日奔波于施粥救助流民,我每回见他们,他们仿佛都比上一回老上许多。”玉琳在旁解释道。

  “虽说如今并州州府早就开始救济流民,但周家也仍然坚持行善。”

  “郡主,周家是真正的大善之家啊。”

  玉琳感慨道。

  茶坊小二热情地送了茶水上楼,刚好听见玉琳的话。

  笑着接话道:“各位贵客,想来不是咱们并州人士。”

  “周员外年轻时可不是善人。”

  昭昭闻言来了兴趣,“是吗?”

  虽说如今并州城中各处店铺的生意都不好做,可茶坊小二识人的本事还是有的,今日这唯一的一桌客人,各个穿着虽瞧着普通,可一身贵气掩盖不住,一看便不是普通人。

  他眼珠子一转,忙对昭昭作揖,热情笑道:“小的年岁小,有些故事都是听老一辈说的。夫人若是想听故事,小的这就请老板上来,咱们茶坊老板可是并州城里的包打听,无事不知,无事不晓。”

  昭昭怔然,反应过来这夫人是在称呼她。

  夫人?

  这称呼可真是新鲜。

  她抿了抿唇,看向同她只隔了半人宽距离坐着的顾淮。

  今日阿羽准备的这位路引,不可谓是让人尴尬。

  甚至玉琳还特意在进城前,替她将头发挽成了妇人发髻。像是为了显示他们与路引上的关系各自相对。

  一行人走在街上,走着走着,便是她同顾淮并肩而走。

  赵成义还刻意与他们二人相隔半步独自走在前方。

  她刻意不去想,此刻竟被店小二称为夫人。

  这才觉着心里头那股别扭尚且存在。

  也不知顾淮会如何想。

  会不会以为是她故意准备了这么一份路引,想要与顾淮假扮夫妻。

  她同顾淮之间,分明就没有男女之情。

  扮作夫妻也只是为了好在并州城内走动。

  可她为什么一点儿都不能坦然面对呢?

  店小二还在等着她的回答。

  昭昭却已经神游天外去。

  店小二迟疑的唤了一声,“夫人?”

  开口回答的却是顾淮,他神色自若道:“那便有劳你请你们老板上来给我们讲一讲周员外的故事。”

  “好勒,您几位稍候,小的这就去。”店小二喜笑颜开,麻利的往楼下去了。

  留下楼上这一桌神色各异的客人。

  赵成义将另外俩人的神情都看在了眼里,忍不住冷笑了一声。

  “郡主,喝杯茶吧?”说话之人,温润的声音一如这杯清茶。

  眼前忽而多了杯茶,昭昭终于回过神来,忙将目光移到茶杯上,“多谢世子。”

  她猛然察觉方才自己盯着顾淮看了快一盏茶的时间。

  尴尬的让她忍不住端茶猛喝起来。

  今日到底是为何会这般尴尬?

  明明之前她和顾淮相处的极其自然。

  赵成义冷眼瞧着,冷不丁的开口道:“你们若不想被人看出来是伪装的身份,举止好歹也该自如些。”

  “并州城内如今可还在戒严呢,你们是想让这茶坊老板觉着我们是匪徒同党,向官府举报吗?”

  赵成义瞧着二人愈发的不自在,他端了茶杯,痛快道:“长兄,嫂嫂,你们觉着我说的对吗?”

  嫂嫂?

  昭昭喉咙一堵,险些没能被茶水给呛着。

  她也恍然大悟,今日就是因为多了她这四表兄一路上煽风点火,害得她都不能正常与顾淮说话。

  她正要反驳赵成义。

  木制楼梯上却传来了响动,是那茶坊老板和小二一同上来了。

  昭昭终于是保持了理智,努力的让自己放松下来。

  茶坊老板年事已高,眼神却是极其灵光。

  刚一上来,便冲着昭昭与顾淮夸道:“老爷同夫人,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老夫开了快四十年的茶坊,还从未遇见过您二位这般相配……”

  愣是将昭昭和顾淮好一通的夸赞。

  顾淮捂嘴轻咳了一声,仿若无意打断了老板的话茬,问道:“老板不妨与我们说说那位周员外?”

  茶坊老板坐下,捧着茶杯老神在在道:“那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周员外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当年的并州节度使正招兵呢,他便报了名,可惜军中选拔那日,他偏生拉肚子,未能被选入军营。”

  “他一恨之下,尊几位,你们猜他做了什么?”老板肯定是好久都没有客人愿意吃茶听他说闲话,还有意卖起了关子。

  若是投军未成,一个壮小伙一恨之下,能做出什么样的出格事呢?

  昭昭心中一动,下意识看向身旁人。

  顾淮也微敛目光,看向她。

  只有赵成义,最烦旁人装神弄鬼的那一套。

  更别提,旁人还有人像是无言也可交流的样子,让人心烦。

  “我们猜不出来,老板还是直说好了。”

  老板叹了一口气,“十七八岁的壮小伙,最是受不得激,竟一怒之下投了当时的绿林帮。”

  “那绿林帮打着劫富济贫的口号,行的却是打家劫舍的勾当。”

  “他在绿林帮越陷越深,眼见着绿林帮就威胁到了并州的安全,老节度使大人准备剿灭绿林帮。“

  “这时,绿林帮抢了某个村庄,周员外在那里遇见了他的夫人,终于幡然醒悟,他所作所为和强盗匪徒没有区别。”

  “他毅然决然的投案自首,并告知了官府绿林帮的据点,终于帮着官府将绿林帮剿灭。”

  “官府念在他在绿林帮时没有杀过人,还立下了大功,功过相抵,让他蹲了两年大牢重新做人。”

  “周夫人也等了他两年,二人结成了连理,周员外自此便开始帮助他人。”

  “也算是给自己当年的行为赎罪。”

  老板感慨着,“周员外若是没有周夫人,或许他同如今的匪徒也不会有区别。”

  “世人到底是行善还是行恶,终究也会受身边人的影响。”

  昭昭听得心中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