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乖戾宁王的掌心宠>第七十四章

  长宣殿内忽而安静了下来。

  帝看着许清风, 双手按着桌面,提高声音道:“你要领兵出征?”

  “是。”许清风颔首道:“臣已经下定决心出征,臣一定会誓死为国, 接公主回国。”

  高大人在一旁淡淡道:“许大人要好好思量,这可不是小孩子意气用事的时候。大漠国地形复杂同我们杞国有天壤之别,许大人有多少把握。”

  许清风不回答高大人的问题,只是看着帝,眼神中笃定道:“皇上, 臣思量过了,父亲当年征战沙场, 同舒国浴血奋战之时想必也没有想过真的能赢了那一战。父亲尚且愿意舍命换江山, 臣也一样。”

  帝重重的叹了口气, 不语。

  永昌亲王俾倪道:“许大人也是年少轻狂,只是许大人懂得不过是些皮毛罢了,从来没有真的上过战场。哪里比得了宁王殿下从小跟着皇上东征西战。”

  齐律听言, 冷笑着道:“亲王这话我可不爱听了。宁王殿下跟着皇上东征西战时还只是襁褓婴儿, 能懂什么?再说了宁王殿下也不熟悉大漠国, 甚至都未见过大漠国使者, 这一点貌似太子殿下更懂吧。”

  “齐律!”永昌亲王瞪着齐律道:“你这么包庇宁王不过就是因为你是他亲舅舅, 可这国难当头,如何可以这样推辞?”

  “都别吵了。”帝见齐律和永昌亲王又吵起来只觉得头疼。

  高大人和罗大人对视一眼,道:“皇上还是细细思虑一番吧, 臣等告退。”

  高大人和罗大人都走了,永昌亲王也没戏唱了, 也走了。

  帝看着站在原地不动的许清风, 站起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孩子, 朕知道你的心意。朕也知道你是为国为民也为了明月。可永昌亲王说的也没错, 你不了解大漠国,那国家甚是粗俗,根本不讲道理。同这样的国家打仗,只能靠强劲的武力,可如今杞国内忧外患,实在不是开战的时候。”

  齐律听了微微一愣道:“皇上这是还打算求和?”

  “哎。”皇上又坐了下来道:“朕会写信给明月,让她听话。能拖再拖一拖。你们也看见了朝中将领大多年老,能用之人甚少。朕不是害怕打仗,而是知道,这一仗就算打了也只能是让更多无辜的人去送命罢了。”

  齐律听了帝所言,也沉重的叹了口气,道:“既然皇上已经有了决断,臣也告退了。”

  齐律走前想拉着许清风一起走,可不料这许清风是个直肠子,根本不打算跟齐律走。齐律无奈只能松手自己先离开。

  许清风忽然跪在地上,又一次恳求道:“皇上,臣知道自己的能力远远不及父亲当年,可……公主受辱就是杞国受辱,皇上不能再这么忍下去了。臣会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公主平安。”

  帝看着跪在地上身子都有些颤抖这的许清风,他知道许清风心里担忧李明月的安危,也知道许清风是个有骨气的,可他更知道冲动会换来什么。

  帝缓声道:“许清风,你这性子像极了你父亲。当年舒国的国力也是远远胜于我国,舒国使臣屡次冒犯我国。你父亲动怒了,拍桌而起,说定要扫平舒国。朕那时也年轻,不怕事。就同你父亲一起征讨舒国,虽然这场战役赢了,可杞国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无论是舒国还是我们杞国都没有过去那般的国力了,这才让大漠国从一个小部落逐渐崛起。”

  “皇上,不信臣。”许清风微微抬起头来,语气沉重道。

  帝微微摇头:“不是不信你,而是赌不起。别任性了,回去吧。”

  许清风离开了长宣宫,一路上漫无目的的走着,李明月走后凤栖宫算是彻底没了人,冷冷清清的不像是曾经皇后的居所。

  梨花又开放,却不见佳人。

  宫学外下人正在清扫,宫学里的先生正让人把里面的一张桌子抬了出来。

  许清风看见桌子上的字,喃喃:“清风明月苦相思。”

  教书先生看见许清风微微拘礼道:“原来是许大人,许大人怎的来这里了。”

  “这桌子是怎么了?”许清风问先生。

  教书先生解释道:“这是和硕公主的桌子,只是公主顽皮总是在上面刻字,不合规矩,便想替公主换一张。”

  教书先生见许清风面色有异,微微一愣,又道:“是我忘了,公主早就已经离开杞国了。”

  许清风不回话,只是给先生回了礼。

  许府最瞩目的就是外头的两颗枯树,没有梨花树,翌日许清风便跟管家一同在许府里栽了一棵。

  许清风对着梨花树,拿着笔写下了第三封信:

  皇上不同意我从军,他说我任性妄为。

  明月,你过得好吗?

  你走后,了无音讯,我很担心。

  你的教书先生说,你的桌子上还刻着清风明月苦相思。

  先生帮你把桌子修好了,说不合规矩。

  我夜里偷偷爬进去又帮你重新刻上了,你猜猜看先生会不会气得胡子都歪了。

  许清风写完徒手扒拉着梨树下的土,将信塞了进去。

  朴氏就站在远处看着许清风。

  宁王府,

  齐律是鲜少来宁王府做客的,一是为了避嫌,二是齐律也是个喜欢游山玩水的一有闲工夫就会出去走走。

  李宗渠坐在齐律身侧笑道:“舅舅难得来,怎的这次不带礼物了。”

  齐律两手空空道:“这种情况下,哪里还会有闲钱?外头闹着饥荒,我的钱也都送去搞粥铺了,你看我这衣裳,也都是前两年的款式。”

  许清如给齐律泡了茶,在一侧坐下笑着道:“应当是我们去见舅舅才是,怎能劳烦舅舅来王府。”

  齐律听了笑着对李宗渠道:“你听听!你听听,这才是人话。你瞧你多大人了,还一天天的问舅舅我要东西,你怎的不晓得孝敬你舅舅?”

  李宗渠茗了口茶,道:“舅舅哪里还会缺什么东西,本王瞧着是有人给舅舅气受了。”

  “对对对!”李宗渠算是说到齐律心坎儿里了,齐律气道:“还不是永昌亲王那个老匹夫!说我是乡野小子出生不懂规矩,就他永昌亲王是天生的亲王?不过是仗着孝仪皇后罢了。”

  许清如瞧了一眼面不改色的李宗渠,接上道:“舅舅,永昌亲王可是说了什么?”

  “他能有什么好话?他要瞿儿出征!”齐律道。

  许清如心头一怔,李宗渠下意识的拉住了许清如的小手,安慰道:“没事的。”

  “可……可王爷从未上过战场,再说了那可是大漠国,明月还在那里,若是大漠国以此为要挟,王爷如何进退?”许清如清楚李宗渠和李明月虽然是同父异母的,可李宗渠心里还是很疼爱李明月这个妹妹的,若是李宗渠上了战场,过于感情用事,那该如何?

  齐律也是这样想的:“永昌亲王就是打得这个如意算盘,先让宁王打头阵,探虚实。再让太子顶上,这样一来日后功劳都是太子的。若宁王不幸死在战场上,那更是一举两得。”

  “心思真是歹毒。”许清如眉头紧蹙道:“也是,他都能为了家族把百里霜推给太子,为了太子把明月远嫁,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说到底,百里霜也好,明月也好都不过是他手里的棋子。”

  李宗渠淡漠道:“永昌亲王经历的可比我们多多了,什么生离死别他没经受过。否则他能稳稳坐着亲王位,还能置喙朝事?”

  齐律现在担心的已然不是李宗渠了,而是许清风。齐律虽然一开始把许清风推出去挡箭,但齐律心里明白只要太后还有一口气在就不会同意此事。只是那日他在陛下面前的行为,实在是让齐律心里不安。

  “清如,你兄长……一直不娶妻,是否还在留恋和硕公主?”齐律问道。

  许清如拉着李宗渠温柔的手掌,点了点头:“是。兄长一日都未曾忘记,心里一直懊悔不已。若不是他当年心中一直纠结着,或许他二人早就在一起了。也不必让明月吃如此苦头了。”

  李宗渠拍了拍许清如的手背,轻声安慰道:“这和你兄长没有关系。明月的事情,都是永昌亲王和太子一手策划的。就算兄长当年提及要娶明月,父皇也未必会答应。”

  齐律在宁王府蹭了午膳,摸着滚圆的肚子,心满意足的走了。

  许清如瞧着齐律的样子又看了看还在吃的李宗渠道:“王爷和尚书令倒是挺像的。”

  李宗渠喝了口汤,傲气道:“哪里像了?舅舅他就是个老不正经的,一天天的没个安静。”

  “可舅舅和王爷一样是脾气极好的人。”许清如笑着用帕子给李宗渠擦了擦嘴角。

  李宗渠点头道:“舅舅这个人,确实是个温柔的,也只有在永昌亲王那里才容易动口。”

  “舅舅刚才提及道芦岭那是个好地方?”许清如盈盈笑着侧头问李宗渠。

  李宗渠傲娇道:“那是个什么好地方?那就是个山沟沟!母亲和舅舅的老家,虽说山清水秀,可也贫苦。舅舅骨子里就是个不服输的,所以逢人就夸芦岭好。你若是喜欢,日后我们也可去瞧瞧。”

  “芦岭是不是在珺城?”许清如又追问道。

  “是啊,你怎么对这个这么好奇?”李宗渠有些好奇。

  许清如笑着道:“珺城的桑果极好,若是能送些来,或许兄长吃了能开心些。”

  “你呀,”李宗渠用食指笑着刮了刮许清如的小鼻子,宠溺笑着道:“兄长哪里是桑果就能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