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乖戾宁王的掌心宠>第四十七章

  长宣宫,

  “皇上,喝口茶吧,您已经看了一上午折子了。”

  小太监将茶放置帝身侧小声道。

  帝闭目叹了口气, 将手里的奏折负气似的丢到一旁道:“这几日弹劾太子的人甚多。”

  小太监低头不语。

  帝又道:“太子纵然有所过失,可毕竟是嫡长子了,这朝上的大臣如今怎的都向着宁王了?”

  小太监听得心惊肉跳,小声道:“前朝的事情奴才怎会知道……估摸着是这些大臣同太子早就有过节吧。”

  帝靠在椅背上,细细思忖着又道:“宁王, 你说他会不会结交大臣,拉帮结派?”

  “这……宁王向来清心寡欲, 也未见他同哪位大臣交好。”小太监低头道。

  帝淡漠笑着瞧不出喜怒:“这宁王自打娶妻之后, 同许府的关系便是非同一般了。许清风如今是大理寺卿, 宁王时常与他同行,难免听多了朝中的事情。加之康靖先生在翰林院也是名声显赫,这些个文官帮着宁王也不算稀奇。”

  小太监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 慢步走到帝身侧, 低语道:“皇上让奴才听着东宫的动静, 奴才一直留心着, 这些日子太子殿下有颇多怨言, 听说生了长子的那位妾室已然过世了。”

  “哦?”帝微微眉头紧皱,随即舒缓道:“这孩子的脾性倒是烈性,那女子坏了他的事, 他自然不会放过他。”

  小太监又道:“太子殿下虽然尚在禁足,可外头的官僚还是时不时送信函进去, 写了什么奴才不得而知, 只是觉得此事陛下还是需要知晓的。”

  “信函?”帝眼眸中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冷声道:“你知道是哪几个官员吗?”

  “奴才不知。”

  小太监低头, 想要开口却有戛然而止。

  “还有什么话便一并说了吧,朕这些年为这几个儿子生的气够多了,承受得住。”帝缓声道。

  小太监声音越来越轻道:“奴才也不敢断言,只是跟东宫的下人那里打听了说是永昌亲王害怕皇上会废太子,让太子早做准备。”

  “早做准备?”帝心中鼓起一股怒火,冷笑道:“不愧是永昌亲王,不愧是孝仪皇后的父亲,果然是深思熟虑。他打算做什么?逼宫?还是杀了其他兄弟?”

  小太监双手颤抖着,怯生生道:“这些……奴才不得而知。奴才只知晓这些了。”

  帝看向身旁的香炉,看那袅袅的烟升起心中五味杂陈,他心中对长子是有愧疚的。

  帝知道哪怕他对太子再好也很难抹掉他心里的那一道伤疤。他的亲生母亲的过世对他而言是永远的痛,而这个痛对于帝来说也是一样的。

  年幼丧母,只能跟着位高权重的养母,为了得到一切而不择手段。这像极了帝的过去。

  可帝并不希望李宗义变成自己。

  “皇上……”

  小太监怕帝生闷气,便轻声道。

  帝端起已经凉了一半的茶,喝了一口道:“茶冷了,味道也不如了。你再去沏一壶茶来。”

  “是……”

  小太监应下正要退出去,却不曾想帝又叫住了他。

  “让太子妃和宁王妃入宫去沉凝殿给淑贵妃问安。淑贵妃这段日子身子一直不见好,或许见了她们能好些许。”帝淡淡道。

  “是。”

  小太监退了出去。

  ……

  皇都暑热未过,许清如换了件单薄的衣裳准备入宫。

  “本王同你同去吧。”

  李宗渠将一片刚刚切好的冰镇西瓜塞到许清如嘴中道。

  许清如嚼着西瓜的香甜和清爽,笑意渐浓道:“王爷,妾身又不是小孩子,更何况不单单只是邀请妾身前去,还有太子妃呢。”

  “正是因为有她,本王才想同你一同去。这太子妃毕竟同太子朝夕相处,说不准便学了太子那些阴险招数。”

  李宗渠又塞了一块冰镇西瓜到许清如嘴中道。

  许清如捂嘴笑道:“王爷也太小心眼了。百里霜就算有那个心也没用那个胆子,毕竟这可是在淑贵妃的面前。”

  李宗渠叹了口气道:“也罢,你帮本王瞧瞧母妃是否安好。本王去趟翰林院。”

  许清如疑惑道:“王爷近日似乎时常去翰林院,可是康靖先生找你?”

  “不是。”李宗渠否认道:“只是想同言官亲近些,这些个言官嘴里不饶人,没几句听得顺耳的。可没办法,自古言官束君王,本王只能硬着头皮去。”

  许清如思忖道:“王爷……妾身觉得王爷还是要少去为妙。王爷既然答应了皇上要辅佐太子,如今便不可锋芒毕露,加之康靖先生说话直爽,王爷常去翰林院之事怕是瞒不住的。就怕奸人挑拨,多生事端。”

  李宗渠不由得笑道:“清如这是怎么了?一言一行如此谨慎?清如说的是没错,只是本王去不过是跟康靖先生读书罢了,就算父皇问起来,本王也有话可言。再者说了,这些个言官也不是吃素的,不是本王三言两语就可说服的。”

  许清如不语,理了理衣衫,准备入宫。

  许清如没想到的是,百里霜居然比自己来的还要早许多。

  百里霜抱着李允来见淑贵妃,淑贵妃心里欢喜,抱着李允希笑着道:“这孩子长得真是好看。不由得让本宫想起了哲妃,哲妃也是这般的眉清目秀。”

  许清如微微一愣,哲妃在宫里已经鲜少有人提起了,自打太子过继之后,这个女人就好像被抹去了一般,宫里宫外都是避而不谈的。

  百里霜明显是不知淑贵妃此言何意,问道:“娘娘见过哲妃娘娘?哲妃娘娘大约是个好性子的吧。”

  淑贵妃闻言不由得大笑起来:“太子妃此言是真的未曾听说过哲妃。看来太子殿下也不常常提起。哲妃年轻时在宫里也算得上是貌美,只不过她有些心高气傲,可偏偏出生不高,加之命运多舛这才早殇。”

  百里霜闻言,笑意收敛,垂头略带尴尬道:“臣妾不知……还望淑贵妃娘娘不要介意。”

  淑贵妃笑着道:“无妨。哲妃走得早,太子殿下养在孝仪皇后身边很久,孝仪皇后对太子十分严厉,所以太子才鲜少吐露心声。”

  百里霜眼眸中带着些许疲惫,强撑笑意道:“太子一心为国为民,自然是顾不得自己的。”

  淑贵妃见百里霜有意躲避,便将李允希抱给了乳母,看着百里霜道:“你同太子成婚也有些月份了,还是得把心思放在子嗣上。皇上虽然英明神武可子嗣也算是单薄的,你若是能生下嫡长孙那便是大喜事了。”

  百里霜心中微微一颤,双手在底下不停的绞弄着,只是楞楞地点着头。

  淑贵妃随即又看向许清如道:“清如,你同瞿儿也得好好加把劲,若是生下个皇孙来,本宫这病说不准立马就好了。”

  许清如没想到淑贵妃会忽然间同自己说这些,许清如同李宗渠成婚不过月余,孩子一事未免过早些了……

  淑贵妃看向一旁的常嬷嬷,常嬷嬷笑着把两盒东西分别递给了百里霜和许清如。

  许清如疑惑的看着淑贵妃,淑贵妃笑着道:“这可是个好东西,能让你们快点儿怀上皇儿,这也是皇上的意思。这段日子杞国各地灾祸不断,也是该有些喜事来才好冲冲晦气。”

  百里霜抱着盒子只觉得烫手,这份恩典她根本就不敢承受,在东宫的这些日子,她每一日都是在心惊肉跳中度过的,尤其是在淳缦死后……

  百里霜见识到了太子的狠毒和阴险,知道他根本不爱任何一个人,他的生命里只有他自己,任何他厌恶了的人,最后的下场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许清如红着脸,声音有些颤抖道:“贵妃娘娘……这未免……”

  淑贵妃走过来握着许清如的手道:“日后的日子是要你陪着瞿儿度过的,瞿儿是喜欢小孩子的,想来他也一定很期待。本宫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清如若能早日产下皇孙,本宫心里也能好受些。”

  许清如听淑贵妃如此说,也不好意思拒绝了,便点头应下。

  许清如是在百里霜后头出的沉凝殿,却不曾想,百里霜似乎不着急走,她看着远方的天空,沉入了哀思之中。

  “太子妃怎么了?”许清如走到她身侧问道。

  百里霜苦笑着道:“从前我以为离开了那亲王府四方的天便可得到我想要的自由。只是命运弄人,我只是从一个盒子中去了另外一个更大些的盒子。”

  许清如不语。

  百里霜又看了眼乳母怀里熟睡的李允希,淡淡笑着:“此生若无这孩子,我大约是真的没什么指望的了。我与你不同,你能同爱人相守,而我却只是一枚棋子。”

  许清如开口道:“太子妃莫要这么说。既然您已然是太子妃,已然决定陪着太子,那便要同他携手一生。若他不义,太子妃也要珍重自己,免得让永昌亲王担心忧虑。”

  百里霜的手指微微一颤,淡淡道:“罢了,我的苦痛你是无法理解的。”

  百里霜抱起李允希缓缓离去。

  其实百里霜在想什么,许清如心里都知道,只是许清如更知晓的是,百里霜是永昌亲王的外孙女,二人联系甚密。许清如不敢枉然听信她所言,以免给宁王惹来麻烦。

  远处的余辉伴随着渐渐黄昏凉意,让穿的有些单薄的许清如身子颤了颤。

  阿英把外衣给许清如披上道:“早就跟王妃说了,虽然还有些余热,但这夜里总是会有些凉意的。王妃若是着了凉,王爷可得担心呢。”

  “你这丫头还是趁早嫁出去,免得聒噪。”

  许清如笑着刮了刮阿英的小鼻尖,惹得阿英羞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