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乖戾宁王的掌心宠>第三十八章

  董楼缓步跟在李宗渠的身后, 自从上回翻/墙进入许府之后,瞧见李宗渠流鼻血那一幕,董楼的心中便一直留下个阴影, 他这辈子绝对不会再陪着李宗渠翻/墙了。

  李宗渠的内心有些忐忑不安,他虽然深知朴氏是一个温和的妇人,可又担心她爱女心切,不愿意让许清如嫁入王府。

  李宗渠刚走入许府,便瞧见许清风已经在里头候着了。

  许清风上前一步, 恭敬行礼道:“王爷。”

  “清如呢?”李宗渠四下张望着,却未得一见。这几日李宗渠心中一直思念许清如, 可又怕自己贸然出现, 损坏姑娘名节。

  许清风淡漠道:“舍妹待字闺中, 不宜与王爷相见。今日是我家母亲想见见王爷。但母亲是内人不方便去王府,让王爷亲自来一趟,是臣失礼。”

  李宗渠对此倒是丝毫不在意, 巧言:“既是长辈, 晚辈登门也是应该的。”

  “那王爷请。”许清风退到一侧领着李宗渠去见朴氏。

  这几年朴氏的身子一直不算太好, 尤其是腿脚并不利索, 终日都是待在屋子里鲜少出去。

  朴氏坐在圆桌旁的木椅上瞧见李宗渠进来刚想起身, 却被李宗渠上前制止道:“不必多礼,这不是外头,不必拘于礼数。”

  朴氏只是淡笑着, 依旧将礼行完,随后说着:“夫君在时总说先是君臣后是亲友, 夫君至死也未曾忘记对帝的隆恩, 老身也一样。”

  李宗渠便不再多言, 扶着朴氏坐下。

  许清风上前给二人各沏了一壶茶, 随即走了出去。

  李宗渠心心念念着许清如,开口便问:“清如可还好?本王总见她看着单薄,不知是否是吃的不好?本王府里有一厨子……”

  “王爷。”朴氏扬起脸来打断了李宗渠的话,语重心长道:“王爷,清如这孩子算不得聪慧,否则也不会让太子欺瞒了这些年。这孩子从小便入了宫,宫里规矩严,她事事都要谨小慎微,这才让她的性子有些淡漠。宫里的人,王爷应当明白都是趋炎附势之人,清如从小便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她要懂得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她才会轻信太子的承诺,她太累了,她希望有一个人能陪着她,能帮衬她,让她从那个冰冷的宫里解脱出来。”

  李宗渠细细听着朴氏的话,捏着瓷杯不语。

  朴氏轻叹着又道:“老身也是过来人,知道王爷对清如有意。只是这孩子性子未必能帮着王爷什么,王爷心中若有宏图伟业,便应当选一个能助益的女子为妻。”

  李宗渠心中五味杂陈,他爱许清如所以想为她争夺皇位,想许她安康顺遂。可朴氏说的也无错,历代皇子择妻都会选择母家强大的女子,来为自己争取帝位。帝也好,太子也好皆是例子。

  “王爷,感情之事不可冲动。王爷必须明白其中利弊,才可做决定。”朴氏打心底里喜欢李宗渠,可她又怕这李宗渠只是年少轻狂,作为人母她希望她的孩子能有一个安定的夫家。

  李宗渠侧身,恳切道:“本王深知本王不是嫡子比起太子来要势微,可本王对清如一片至诚,本王必会护她周全。如今太子与清如的关系恶化,太子不会就这么放过清如。放眼这天下,能与太子一搏之人只剩下本王。本王不怕与这天下为敌,本王也不想仰仗任何人,本王的女人,本王自己一定会护着。”

  朴氏的眼眸微微下垂,沉声道:“王爷……老身身为人母对清如是有所亏欠的,老身很少陪伴她,所以老身有私心,希望日后能有一个人一直陪着她。王爷年轻,日后定是美人不断,清如这样的性子,嫁入王府,怕是会给王爷带去麻烦。”

  “本王不纳妾。”李宗渠随即道。

  朴氏淡淡一笑:“王爷可别说傻话,这历来皇子那个不是妻妾成群。”

  李宗渠为表决心,起身道:“本王可立字据。”

  朴氏还未反应过来,李宗渠便去桌子上寻来了笔墨,洋洋洒洒写下几个大字,朴氏也是一愣,倒是从未见过有哪个男子为了心悦的女子敢立如此字据,况且此人还是帝的爱子。

  李宗渠又拿起佩剑划破自己的食指在字据上按下自己的指印,满意地拿起递给朴氏道:“此情可鉴,日月不曾更改,本王与她的情意与天地共生。”

  朴氏接过那字据的手都微微有些颤抖,隐隐约约中她似乎想起了那个远征的男儿,他曾经也许诺过朴氏,他的话又重新在朴氏的耳畔响起。他是个武将是个粗人,说不了那些个文绉绉的情话,他只是说:你便看着我同帝打下这天下来,护你安康。

  朴氏的眼角有些湿润,这么多年来,她没有一刻不曾想念他。她的英雄,用自己的血肉换来了这杞国几十年的太平,也做到了他的承诺。哪怕许府这些年来一直势单力薄,也未曾有人敢欺压到许府头上来。他的威名足以护得许府安康。

  李宗渠眼瞧着朴氏落泪以为是自己言语失当,便立马致歉道:“是本王唐突吓到您了。”

  “不,王爷。”朴氏迅速擦掉了自己眼角的泪水,正色道:“老身信你了。”

  李宗渠有些大喜过望,不确定似的又问了一遍:“您的意思是?您同意将清如许配给本王了?是吗?”

  朴氏点着头,往卧榻走去,从卧铺下取出了一个护身符,那护身符瞧着有些褶皱,这些年来都有些褪了色。护身符的一角还有隐约的血迹。

  朴氏拿着护身符走到李宗渠的身侧道:“王爷,这是骁勇将军的护身符。夫君年少便上了战场,征战多年,一直靠着这护身符保平安,可唯独那一次夫君没有带……那时候舒国的大军压入皇都,帝御驾亲征,若是稍有不慎便是亡国之灾。夫君怕老身出事,便把护身符留给了老身……”

  朴氏有些感慨,强忍着泪水,抚摸着护身符上的血迹道:“今日老身想把这护身符赠与王爷,以护王爷安康。”

  李宗渠接过护身符,觉得此物实在是过于珍贵了,这是骁勇将军留给朴氏的一个念想,李宗渠便道:“本王……实在是不敢受,这毕竟是将军对您的一片情谊。”

  朴氏淡淡地摇头道:“老身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利索了。能活几日实在是不得而知,老身只有这两个孩子,他们都是将军的嫡亲骨血,老身务必要护着他们。王爷有心待清如好,那便是她的福气,老身愿王爷千岁,也是应当。”

  李宗渠将护身符护在手心里,轻声道:“本王知晓了。”

  朴氏腿脚不便,送不得李宗渠,便让许清风送李宗渠离开。

  李宗渠故作嬉笑显摆地把护身符在许清风面前晃动道:“怎么样兄长,是不是没想到?”

  李宗渠知道许清风并不看好自己和清如,便要让他瞧瞧他这声“兄长”是叫定了的。

  许清风无奈扶额,话锋一转道:“王爷……您下回来许府别再翻/墙了。”

  “嗯?”李宗渠挺直腰板,掩饰道:“本王何时翻过墙?”

  许清风指了指自家的门旁的墙道:“上头的血……王爷的吧。”

  许清风一开始以为是许府遭了贼了,可后来却发现未曾丢失一物,而且在许清如的房门外同样发现了这血迹,想来会翻/墙偷窥许清如的也就只有李宗渠了。

  “不!董楼的!”李宗渠哪里会承认,苗头一转,让董楼有些招架不住。

  董楼也不好违抗,只能接下这担子道:“是……属下那几日有些上火,也不知道怎么就留下的……”

  许清风心知肚明不点破。

  李宗渠已经在许府门口了,忽然又转头冲许清风道:“本王真的不能见清如吗?”

  许清风淡淡道:“王爷若是来下聘了,岂不是能见到了?”

  “下聘?”

  董楼一直在外头不知道朴氏同李宗渠说了什么,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家主子,这一切来的……太突然了。

  许清风不予理会,便将大门关上了。

  李宗渠还头一次见许清风如此,疑惑道:“兄长瞧着今日不大高兴。”

  董楼想起来什么道:“听说今日大理寺卿入宫请安撞见了和硕公主和别的男子在一起,据说聊得甚是欢,大理寺卿当场就黑脸了,随即就离了宫。至于那男子是谁属下不得而知了,想来也是某位高官的嫡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李宗渠歪头皱眉问道,他竟不知自己的贴身护卫还有这般神通,宫里的事情也能一清二楚。

  董楼支支吾吾,眼神躲闪道:“贵妃娘娘一直都很担心王爷您,所以特地让属下将您同许小姐的进展随时禀报,这才……意外知晓的。”

  “董楼啊。”李宗渠勾唇走到董楼身后,钳住董楼的脖子,眸子中意味深长,冷声道:“你这么听母妃的话?嗯?本王让你做事的时候你可不那么积极……你是翅膀硬了,还是脾气大了?敢在本王眼皮子底下跟母妃报信?”

  董楼满脸涨的通红,连忙求饶道:“王……王爷……属下……属下真的是……身不由己……”

  这对母子没有一个好招惹的,很多时候董楼都是怕淑贵妃生气,这才不敢帮着李宗渠做一些事情。

  “那就麻烦你入宫一趟,去知会母妃,本王决心要娶许清如,这就准备去下聘了,让她跟父皇禀明此事。”

  李宗渠边说手却渐渐收紧,董楼只觉得自己两眼冒金星,艰难地应答着:“是……是……属下这就去,王爷饶命。”

  作者有话说:

  董楼:双面间谍(拿双份工资)就是我!!!

  李宗渠:给爷死!

  作者:大婚之前还是别杀生了(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