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逆君侯>第42章 观沧海【二十】

  西翼军的舰艇已在君留岛海防线外一字排开, 呈众星拱月之状护卫着旗舰。打头的巨型战车船扬起了镶着银边的延东旄麾,迎着海风烈烈飐拂。

  值夜的海寇察觉到不对劲时, 西翼军的先遣营已乘上子舟,朝渡口直袭而来。敌袭的号角声划破天际, 唤醒了这座沉睡的岛屿。乌首的守备军在营帐中奔走呼号,整合人马准备迎战。

  水面泛起火光,滚滚浓烟直上云霄。渡口守备的海寇奔上舷梯仓促上阵, 他们之中无人料到, 西翼军竟会在中元节入夜后强登君留岛。

  海面上火光冲天,渡口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闻雪朝趁人群不备, 骑上早已备好的马匹,向着留君陵疾驰而去。

  成群结队的海寇自留君陵一哄而下, 无人发现林中正有人逆行而上。

  闻雪朝在心中估摸着时辰。西翼军的夜袭只是个用来拖住海寇的幌子, 君留岛是乌首的大本营。若乌首倾尽全部军力与西翼军正面交战, 不出两个时辰, 西翼军的战力便会被消耗殆尽。

  若要给赵凤辞的军队留下后撤的余力,他需在一个时辰内为延东军精兵接通入岛之门。

  一切需得速战速决, 若胶着时间太长, 乌夫人定会发现其中有诈。

  狂奔了近半个时辰,闻雪朝终于抵达后山的洞前。洞内空无一人,他循着石窟的方向一路走过去, 听到地底传来隆隆不绝的巨响声。

  那是五千名延东精兵暗道行军发出的声响,他们运着成钧的辎重,朝着君留岛遁地而来。

  闻雪朝心中一凛。此洞连通着后山的楼阁亭台, 他能听到如此大的巨响声,恐怕乌夫人亦能听得到。若是延东军再不出洞,乌夫人不定何时便会派人前来查看了。

  闻雪朝稳住心神,朝石窟处扬声道:“在下闻玓,阁下可是延东军人马?”

  洞穴内响起了空荡的回声,石窟深处沉重的脚步声顿住了。片刻后,有一人自黑暗中缓缓走出。

  闻雪朝认出了来人,心里松了一口气。来者是祝帅麾下的林副将。

  “我等路途耽搁,来迟了半日,让闻大人久等了。”林副将率军在暗道内待了三日,满身都裹着尘土,“殿下让我们在暗道内按兵不动,待大人露面方能现身。”

  闻雪朝凝声:“西翼军已上岸,恐怕乌首不多时便会发现此处异样。将军赶快带人出洞,以免出现变故。”

  林副将听了闻大人吩咐,连忙带着大群延东军自洞内而出。五千精兵身着轻甲,虽一路上风尘仆仆,仍然精神抖擞,严阵以待。

  精兵身后还跟着运输辎重的队伍,众人正列队向外运送军备,却听到洞外传来成群的马蹄声。

  闻雪朝暗道一声不好:“乌首的人发现我们了。”

  如今已来不及运出石窟中的火器和马匹,他让副将赶紧撤出暗道中的所有人马。暗道内的兵士刚鱼贯而出,便听到洞外传来兵器交接的响声。

  刚才出洞的延东军已与乌首交起手来了。

  “我们这就护着大人出去!”林副将牵过一匹马,准备护送闻雪朝突破重围。

  两队兵马在洞口处短兵相接,开始了肉搏拼杀。林副将持盾在前为闻雪朝开道,闻雪朝骑着马紧紧跟在他的后面。

  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刀光剑影,林副将扬剑抹了一个海寇的脖颈,斑斑血迹溅在了闻雪朝的脸颊上。

  这是他第一次直面战场厮杀。

  林副将杀了挡在阵前的好几人,正准备带着闻大人突围而出,却听到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凄厉的马鸣。他迅速转过身来,发现有箭射中了闻大人骑的马,大人径直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闻大人!”林副将大吼一声,正欲策马折返,前方却又扑上来了几名乌首,他自顾不暇,只能匆匆拔剑相迎。

  闻雪朝以手撑地,抬头望向了射出箭矢的方向。只见那名叫刘能的乌首队守正站在远处的高地上,持弓对着他冷笑。

  林副将与几名乌首缠斗在一起,一时无法脱身。他频频侧头看向后方的闻雪朝,脸上满是焦虑。

  “你带延东军先走,去驰援五殿下!”闻雪朝厉声道,“乌首不会杀我!”

  林副将仍转身要救。

  却见闻雪朝从地上拾起一把染血的剑,持剑便向洞穴的方向折返而去。他的身影穿梭在胶着的人群中,却无人上前与他拼杀。

  这五千精兵是五殿下唯一的援军,若是折在此地,延东军必然大败。

  眼见前来阻拦的乌首越来越多,林副将咬了咬牙,大吼道:“撤!”

  五千延东精兵冲锋勇猛,一会便杀出了乌首重围,朝着渡口方向飞驰而去。

  *****

  收拾完战场,刘能带着几名亲信走入洞穴。

  地上都是掉落的箭矢,一个白色的人影正坐在大石上,手持一把断剑,衣裳上沾满了血。

  闻雪朝冷冷地看了一眼来人,面上并无表情。

  刘能摆了摆手,身后几名亲信持刀上前,将闻雪朝团团围了起来。

  “夫人如此信任你,没想到你还是条养不熟的白眼狼,”刘能眯了眯眼睛,“初来乍到时我便觉得你不是一般人,那日我把你押下拷问,事后还被夫人狠狠罚了一通。”

  闻雪朝被人用刀刃抵着脖颈,嘴角却扯开一抹笑:“刘队守如今说这些又有何用?再过几个时辰,待日头升起,世间便再无乌首了。”

  刘能冷笑:“这世间有无乌首倒不重要。我倒是要看看,堂堂闻大人在我手上,五殿下拿什么筹码和我要人?”

  “大芙倾危,夫人还坚持留在东海,实在是颇为可悲。”刘能说,“若换作是我,便找一艘楼船,带着弟兄南下远洋,今后另起山头。”

  刘能身后的几名亲信闻言笑了起来。

  闻雪朝蹙了蹙眉,没说话。

  “将闻大人绑起来,带到渡口去。”刘能意味深长道,“打来打去,也抵不过大人如此矜贵的一条命。”

  “殿下,船上海寇已尽数伏诛,陵上还有少许乌首残部,正围着乌夫人的居所与延东军对峙。”

  赵凤辞颔首,问道:“闻雪朝可有消息?”

  “属下正要同殿下禀报,”亲卫垂眸,“林副将传来急报,闻大人在延东军与乌首交战时不慎落入敌手,目前下落不明。”

  赵凤辞面色一沉,疾步走下了望台。他吩咐手下亲卫:“西翼二营,五营随我上岸,三四营在渡口搜寻,其余人等候在舰上,列阵以待。”

  “是,殿下!”

  赵凤辞刚下舷梯,就看到一小拨海寇正无所顾惮地骑马向渡口奔来,身后有一辆马车随行。

  一旁传来西翼军将领的惊呼声,赵凤辞定睛一看,那马车上被五花大绑着的,不是闻雪朝又是谁?

  舰上弓兵齐齐扬起手中利箭,对准了这群不速之客。

  那为首之人却毫无所惧,他指了指身后的闻雪朝,比划了个抹颈的手势。

  “让他们放下箭。”赵凤辞凝声道。

  为首之人见西翼军收了攻势,面上逐渐露出得意神色。他走到闻雪朝身前,对立在舰首的赵凤辞拱手扬声道:“五殿下,在下乌首前队守刘能,来给殿下送人来了。”

  闻雪朝的视线越过层叠人海,落在他的身上。

  天地间寂静片晌,只听赵凤辞缓缓开口:“即刻放人,可饶你不死,若人有所伤——”

  赵凤辞手中长剑出鞘:“格杀勿论。”

  刘能阒然往后挪了一步,口中仍道:“五殿下,我并无意伤害闻大人,不过是想向殿下求个恩典罢了。”

  赵凤辞目光冰冷。

  “我等有意南下滇国,远离东海这是非之地。若殿下肯给我们一条海船及相应补给,放我等一条生路,小的便放了闻大人。”刘能隐隐觉得五皇子的眼神宛若在看一个死人,咽了咽口水,继续道:“不过小的欲带着闻大人一同上路。若殿下不派兵来追,断我生路,我便在百里外的秋槿岛上放下闻大人。”

  闻雪朝心中一沉。此人果真狡诈,他这是担心若先放走了自己,赵凤辞半途反悔,平白无故惹上杀身之祸。

  隔的太远,他看不清赵凤辞的神情。

  过了许久,只听赵凤辞说:“好。”

  “撤下镜海舰,将所有物资留下,让他们上船。”赵凤辞吩咐。

  刘能一听,顿时大喜过望,架在闻雪朝颈处的刀刃都有些微颤起来。镜海舰是一艘大型海船,楼阁高达三层,船上物资充沛,吃食应有尽有。

  一行人带着闻雪朝,缓步登上了镜海舰。

  刘能挟着闻雪朝立在舰首,嘱咐其余几人搜寻了一遍船楼,确认无人后,让人开船下水。

  乌夫人倾尽一生都没能俘获西翼军的战舰,他刘能今日却做到了。

  刘能朝对面的主舰扬起下颌,“殿下,小的便带闻大人先行一步。”

  他略略扫视了一番,却没有看到五皇子的身影。

  此人仿佛突然从主舰上消失了。

  刘能还未收回视线,只听到身后传来接连倒地的声响。他还没来得及回过头,便有一道剑影自后心穿透而出。赵凤辞的衣襟被海水浸湿,服帖地收拢在身上。他甩了甩发梢的水珠,将闻雪朝从刘能手上一把拽了回来。

  闻雪朝手脚动弹不得,只能堪堪倚在赵凤辞湿漉的肩头。

  赵凤辞盯着刘能难以置信的脸,淡淡道,“镜海舰乃无底船。船后及中部皆无底,只有两舷和站板。敌军一至,便可从内撤走伪装,诱敌跌落海中溺死。若反其道而行之,从水底游至舰底,自然也可掀站板而入。”

  “镜海舰,以海为镜,通达万物。然而镜中所见,却并非为实。”闻雪朝喃喃道,“好名字啊。”

  作者有话要说:无底船灵感来源于宋朝张贵所制的奇形战船,打海战的时候简直就是诱敌自杀利器( ?Д`)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