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权宦为我点朱砂>第71章 昏庸

  慕卿现在好似不敢直视她的眼, 他垂下了眼,眼睑下方,有一侧小小的阴翳。

  “臣能得殿下这样一句话, 三生有幸。”

  虽然慕卿垂下时很快,但扶欢还是瞧见了, 他的眼睛泛起了红。

  是哭了吗?扶欢很快在心中否定,慕卿不会这样。但没等她想出个所以然, 他又抬起眼,温柔的对她道:“臣替殿下挽发。”

  身居高位许久,慕卿手上的功夫却并没有生疏多少。连扶欢见了都觉得繁复的发髻, 在他手上好像揽镜自照那般简单。

  “那两个侍女, 是臣刚提督东缉事厂时, 朝中大人送来的。贺臣节节高升。”

  “当时仔细留神过, 是否是来探听虚实的, 后来查实确实是两个普通女子,便在这留下来,这宅子不常来往, 养两个人也不费事。”

  “昨日想到她们能伺候殿下, 也还算有用处,可惜今日便惹殿下不快了。”

  慕卿为她簪上步摇,话音恰好也落下。

  寥寥几句中, 扶欢就能勾勒出一个大致来往,浮萍漂泊一般的女子, 凭得几分颜色,就落入了高官大户手中,又被辗转送到慕卿府邸。那官员原打好了算盘,美人娇艳, 想必能博得厂督几分怜惜之心,可惜慕卿却没有这份心思,便只能在这深宅大院中度过往后余生了。

  而慕卿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扶欢从铜镜中看向他。

  “她们没有惹我不快。”她说,“你又忘了我的话。”

  慕卿在镜中对她一笑,宫女每日为她换上的红梅,比之他的笑,艳雪灼灼,也不过如此吧。

  “是臣的错。”他向她认错,“殿下饶恕臣可好?”

  那笑容在不甚清晰的铜镜中,更是模糊成了流丽靡艳的模样。慕卿放下玉梳,那双白得过分,近乎成了青白模样的手垂下,小心地勾起扶欢的手,缠绵地在她掌心蹭了蹭。

  有些痒,不止在掌心。

  扶欢笑出了声,侧脸靠在他臂膀上,声音还带了未消失的笑意。

  她说:“饶恕你。”

  扶欢是在午膳前回到宫中,慕卿一路护送,连宫禁也顺利通过,看到司礼监标志的马车,竟也没有多加询问。还是,连宫城防卫,也在他的权力之中。

  只是扶欢没有多想,她以为昨日本就是名正言顺地出宫,因此回去也是不困难的。唯一难以解释的,就是隔了一夜才回到宫中。

  但是回到毓秀宫,晴晚为她换下大氅,连花茶都沏上一盅了,也没有任何人过来。扶欢看到白如雪的瓷杯中漂浮起来的干花,忽然想到,太后得病,皇帝忙于修仙,所以连她的行踪,也没有人来关心了。

  世间女子,每次这种日子的时候,情绪都是敏感的。扶欢这种时候,尤其更甚,昨日泛红过多次的眼眶,现下又有了趋势。扶欢赶紧垂下眼,装作在仔细观察清色茶水中花瓣舒展的姿势。

  只有晴晚在替扶欢准备月事带时,才看了看扶欢,询问了一句:“殿下昨日是在掌印处留宿的吗?”

  她的心情,因为这一句询问而飞扬了起来,方才莫大的难受无意中也消减了许多。

  “因为难受得紧了,才在掌印处留宿了。”

  晴晚默然。

  下半晌,就有太医来请平安脉,不是惯常来请平安脉的太医。只是这太医,扶欢看着也有几分熟悉,像是昨日在慕卿府中的那位。

  这样想来,不得不说,慕卿心细如发。

  第二日,路总管却是来到了毓秀宫。他笑意和煦地对扶欢道:“陛下近来想起多日不见殿下,想殿下日甚,殿下此时若是得空,不如和奴婢一道,去往奉天楼。”

  造观仙台一事暂且被压下了,但是皇帝显然不肯就这么罢休。近日皇帝一直住在奉天楼,和那位被他重金求来的仙道一起。这座楼台动工过几次,去掉了繁华的装饰,连帷幔都是白衫蓝布,看起来着实是仙风道骨。

  据说那位仙道,在这座楼里还练出了几炉丹药,依那位仙道所言,虽不能成仙,但服下亦能强身健体,容光焕发。其中有几颗,还被送到毓秀宫,听闻太后宫中,也被送去了。

  扶欢自然是没服用这“灵丹”,她找了个花盆,将这丹药碾碎,权当做花肥了。她原就不信怪力乱神之说,况且这世上若真有神仙,那这位仙道,自称能与仙人对话,他自个儿怎么就不能飞升成仙呢。

  他的那些说辞,仔细想来都是站不住脚的,只是皇帝深信不疑。

  路总管带着扶欢走上奉天楼。

  上一次走上这座楼,还是秋闱时分,扶欢忽然想到,就在这里,梁深回赠了她一朵宫花。而现今,这位圣上钦点的探花郎,也被当今圣上贬去边疆。

  奉天楼里也有安神香的味道,不过比勤政殿的好上许多,至少不是浓到令人呛鼻。不过这里,还有一股味道更为浓重,是硫磺味道,也就时炼制丹药的味道。

  即便这里白衫兰布仙风道骨,却也让扶欢觉得乌烟瘴气。

  扶欢没有第一时间见到皇帝,他同那位仙道正在打坐,据路总管所说,还要再一炷香,打坐才算结束。

  扶欢点点头,这儿没有俗气的桌椅,倒是有许多坐垫蒲团,四周挂着字画还有山水屏风,扶欢入乡随俗,提起裙摆,在蒲团上坐下,仰头看起了那墙上的字画。她喜爱丹青笔墨,对字画自然算是有研究。

  皇帝挂在这奉天楼里的,都是名家绝迹,若是其中一幅拿出去,便能使得喜爱者豪掷千金。扶欢想,或许将这些全都卖了,皇帝的观仙台,或许就能建成一半,也不必和大臣们纠缠争吵了。

  殿里奉的茶也是清茶,滋味浅淡,如白水一般。看起来皇帝从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返璞归真,以求大道。

  大概是有一炷香了吧,路总管进来,扶欢没有坐在那个蒲团上了,也失去欣赏字画的心情。她撩起帷幔,从上往下看,宮墙都成了窄窄的一线,绵延到整个紫禁城。

  路总管在她身后,轻声唤了一声。

  她去往皇帝处,没见到那位仙道,只有皇帝披散着长发,衣着也单薄,广袖长衫,颇具魏晋风流。只是,皇帝瞧起来,比先前瘦了许多。皇帝先叫住了扶欢。

  他是个细致的哥哥,见到扶欢,先注意到了她的面色。

  “怎么看起来又清瘦了些,脸色也不对,病还没好全吗,太医院都是干什么吃的。”

  扶欢碰了碰自己的脸,道:“已经好全了,或许才从外面过来,吹了风,脸色就成这样了。”

  只是皇帝似乎并不相信她的说辞,他看着她,面色变换了几瞬,而后放缓了声音道:“那日梁深在朝上顶撞朕之后,朕收回了公主出降的旨意。之后我们兄妹也没有时间来仔细谈一谈。”

  皇帝的声音此时更轻了,他像是怕伤着扶欢一样,问道:“皇兄将你的婚约销毁了,你是不是还在责怪皇兄。”

  扶欢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即便之前已经同他说过,她不想嫁,可她的皇兄,仍然陷在自己的逻辑中,以为她的面色憔悴,是因为这一段婚约的缘故。但是,她是否应该感激,他还在关心自己,为自己的先斩后奏或许伤害到了她而感到愧疚。

  扶欢摇了摇头,道:“不是因为梁深的缘故。”说到梁深,她便又想起了那害得梁深被发配边疆的由头,关于兵权分割的手札。

  “只是皇兄你怎么处处都要想到梁深头上。”

  扶欢的再三否认,终于让皇帝信了几分。他抬起手,广袖扬起间有檀香味和安神香的味道,交杂在一起,说不出是什么味了。皇帝似乎想要摸摸扶欢的发,但最后,手还是落在了她的肩头,轻拍两下,道:“梁深也是太狂妄不知礼,但在婚前发生,这也不算是坏事。朕会再仔细为你选个驸马,定不埋没我们大宣的长公主。”

  所以去掉一个梁深,还有许多个李深王深,不一而足。

  扶欢的眼黯淡下来,她再如何说不想嫁人的话语,都会被皇帝漠视。她轻轻吸气,又呼气,仿佛这样就能将苦闷都排解出来。不过现在,她最要紧说的还不是她的婚事。

  扶欢也学皇帝的模样,放缓了声音,娓娓道来:“我和皇兄虽不是同母所生,但皇兄一直爱护我,扶欢是知道的。当年父皇在的时候,也最信重皇兄,每每将皇兄的字拿来训诫我,说皇兄在比我小的年纪,字已经写得比我好上太多了。”

  说起往事,连皇帝也有些怔仲。

  “父皇宾天前,将江山传到皇兄手中,也是寄予厚望的。大宣江山,总是要仰赖皇兄一人的。”

  扶欢说的,已是委婉,说得再多,只怕心思多疑的皇帝,会怀疑扶欢的手伸得太长,要到了执掌朝政的地步。但即使说的这些,已经让皇帝不喜了。

  皇帝广袖重重一甩,看向扶欢道:“你也学那些臣工,见不得朕求仙问道,还是——”他忽然想到另一种可能。

  “心疼你那驸马,想证明他忠臣纯臣,而朕是那个忠奸不分的昏庸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