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权宦为我点朱砂>第56章 离了我,殿下怎么能活得……

  扶欢感觉自己是睡了许久, 每次有清醒的意识时能听到外面呼啸的风声,烈烈地冲击着耳膜。还有每一次,都能见到慕卿的襕袍, 青色描金的布料,在眼前黑暗的景色中, 是一段鲜明的映画。

  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感受是最鲜明的,她披着慕卿的锦裘, 那应该是暖和的物件,这么多时候的冰天雪地下来,也变得寒冷了。可能晚上, 可能下一刻, 她就撑不下去了。

  扶欢这般肯定地想着。

  没有吃食, 人是撑不了很久的。

  但是死去的时候, 身边还有慕卿, 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吧。扶欢的意识模糊了,断断续续地,她想到, 还是希望, 慕卿不要被吓到。

  她又要陷入黑暗时,轻轻地,叫了一声慕卿。

  从她口中呼出的气, 滚烫得惊人。

  慕卿扶起了她,将头低下, 靠近她的唇畔:“慕卿在这,殿下想说什么。”

  扶欢闭起了眼,声音微弱得如同一缕微风。

  “不要顾念我。”她慢慢说道,“你出去, 带人来救我。”

  最后一句,她搀着鼻音,软声道:“好不好?”

  从慕卿唇间落下的笑声低沉,他在她额头轻柔地吻了吻,道:“殿下莫要骗我,离了我,殿下怎么能活得下去?”

  扶欢想扯起嘴角笑一笑,但是连笑也笑不出来,太累了,太难受了。

  昏沉中,她好似听到慕卿在耳边轻声诱哄她,在这狭窄的山洞中,她第一次闻到食物的香气。

  慕卿送到她唇边,说是兔子肉。

  “运气不赖,刚好捡到一只兔子。”他曼声哄着扶欢,“喝了这碗肉汤,殿下便能好起来了。”

  随着那碗肉汤送到唇边的,还有一点血腥气,大概是处理那只兔子留下的吧。

  扶欢喝下了第一口肉汤,很久没有进食的胃在此刻火烧火燎起来,有种生生的疼痛感。太久没有进食,饿过头的五脏终于在落下食物的那一刻,将疼痛传给了主人。

  慕卿看着扶欢一口一口地喝下肉汤,他怀里的小公主,苍白的唇色在此刻总算染上了一点颜色。他眼中也渐渐盛满了一种餍足的甜蜜,他将那件轻裘往扶欢身上再盖了盖,喃喃道:“臣说过,殿下无论如何,都会平安的。”

  轻裘上的那只手,腕上草草地扎着一块布,深重的颜色,蓝得近乎成了黑。慕卿看到了他的手,他不在意地,将那块布重新扎得更紧了些。

  他的公主又昏迷了过去,这些天一贯都是如此,清醒的时候少,昏睡的时候长,脆弱得仿佛一折便倒了。

  许是手腕上的布扎得太紧了些,那血便顺着腕骨的弧度慢慢地渗出来,蔓延到掌心指尖。慕卿看着那血,忽而垂眸一笑,用指尖在扶欢的额上点了一点。

  那指上血的颜色那么浓烈,印在她的额头上,仿佛凭空开出一朵花来。比初见时,小公主眉间那点朱砂还要艳。

  其实从那时起,从他跪伏在扶欢脚下时,他就想将那个明丽的公主拽下来,放到自己的金丝笼中娇养。

  慕卿吻着那点“朱砂”,唇色同眼尾的那道飞红一样,是病态的妖异。

  他喃喃地,执拗地道:“殿下是慕卿的了。”

  -

  扶欢再醒来时,没有那样冷了。盖在身上的云丝被柔软,同云一般轻,但是又是温暖的。晴晚守在她身边,一见她醒来,眼眶立刻红了,她慌忙地起来,一面擦掉眼泪,一面朝外间奔去,叫着太医的名字。

  太医过来,隔着帘为扶欢搭脉。

  但扶欢的意识还在那个冰冷的山洞里,她眨了眨眼,发出的声音是干涩的。她问:“慕卿在哪?”

  晴晚在身旁接声道:“掌印在宫外的私宅,京郊大营的将士发现殿下和掌印时,都昏迷了。陛下特地派遣太医院院首为掌印医治,御药房的药材也一并送过去,想来掌印大人并不会有什么大碍。”

  没有大碍,扶欢的心落了回去。

  太医此时也收回了手,深蓝的官袍在扶欢眼里,恍惚也映成了慕卿那日在山洞的襕袍。她还是想再见一间他。

  “殿下寒气入体,这几日莫要受寒了,寝殿的窗户和房门切记要关好。”太医细细地说着,夹杂着佶屈聱牙的医理,最后,说到了扶欢的腿。

  年迈的太医轻声对扶欢道:“近几日,殿下莫要再下床走动了。”

  扶欢听到这句话,下意识地看了自己的腿一眼。她的双腿在云丝被下,被上只微微伏起一些弧度。

  “我的腿怎么了?”

  太医垂下了眼:“殿下的腿受的寒气太重了,臣将药方开了,殿下按时服药,每日浸泡药浴,会慢慢好起来的。”

  太医院的人从来不会将话说满,不说满,便会有希望产生。

  扶欢想起自己在雪中走了那么久,走到双脚几乎没有知觉,大约在那个时候,病患就产生了。

  其实捡回一条命,也是万幸的,她应该学会满足。

  太医拱手退下去开药方了,其实现在才发觉,毓秀宫内有浓重的药味,苦涩到舌尖也隐隐发涩。原先并不是这样的,扶欢喜欢清雅的沉香味,博山炉中的香料时时加新,而不是像现在,只能闻到草药味。

  在她昏过去的那几天,一定被灌了许多药。

  扶欢这样想着。

  这个时候,没有凛冽的风雪和对即将死去的绝望,扶欢终于想到问起那日护国寺中的情况。

  “奴婢也不知晓具体情况,那日忽然乱起来,说是来了贼人,杀了许多人。”想起那日,晴晚仍是心有余悸,“幸而后来守军赶到,将贼人擒住了。”

  “只是,却把殿下丢了。”晴晚落下泪来,跪在扶欢身前,“奴婢无能,护不住殿下,让殿下遭受了许多委屈,请殿下责罚。”

  扶欢让她不要跪。

  “当时那么乱,能保全自身就已经很难了。”她顿了顿,待嗓子中的干涩褪去,才又慢慢问道:“淑妃娘娘和皇嫂如何了,有没有受惊。”

  “好似贼人起先是到了淑妃娘娘的厢房,但是很快被发现了,娘娘并没有受惊,皇嗣也很安稳。至于皇后娘娘,奴婢并不知晓。”

  说到皇后,晴晚显得有些犹豫:“陛下因为刺客和殿下失踪的事,对皇后娘娘大发雷霆,收了娘娘的凤印,将、将皇后娘娘关了禁闭。”

  扶欢是愈发不能理解皇帝的心思,护军守卫的调配,不是皇后能掌控的,此番出了刺客,也不能将全部的罪责都推到皇后身上。还是说,皇帝只是在由此发泄对皇后的不满。

  就像他对待梁同知那样。

  “收回皇嫂的凤印后,陛下命谁暂管后宫了?淑妃娘娘吗?”扶欢问道。

  晴晚摇摇头。

  扶欢沉默下来。她忽然想起初见梁丹朱的时候,见到的是一个温婉秀美仿佛江南烟雨水墨画中走出的女子,那时候扶欢很爱听她说起西北的风物,马匹与草原,听着就让人觉得辽阔。

  她大约是不想来到宫中的。

  一直到现在,扶欢也是这样认为的。

  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生活原来是那般难过。

  她喃喃道:“我想去见见皇嫂。”

  但是这个想法暂时实现不了,这几日扶欢几乎不能下床,每日在床上养病,宫中的药材流水一般往毓秀宫送,她每日吃的药比膳食还要多。每日浸染在药味中,她觉得自己也几乎成了一株草药了。

  应该是这场风雪大病的缘故,她每日清醒的时间不长,至多三四个时辰,时间长了就受不住,还犯下了爱咳嗽的毛病,稍微吹到一点冷风就咳嗽不止。她对晴晚打趣道,这把嗓子都要被自己咳粗了。

  “像个男人一样。”

  晴晚摇摇头,又笑着:“那也是最俊俏的少年郎。”

  扶欢是在醒来后的第二日见到皇帝的,看起来憔悴了许多,他没有近前,只是隔着珠帘往里间望上一望。扶欢知晓她这屋里都是病气,皇帝万金之躯,自然不能沾染了病气,圣体安康才最为重要。

  她能理解原因,但还是忍不住伤心。

  “前几日来见你,你一直昏睡不醒,小小的一个,朕怕吹口气就能把你吹倒。”皇帝摇摇头,眼里的苦涩担忧不像作假,“好在你终于醒过来。”

  “还是个乖巧的孩子,不至于叫朕和太后过于忧心。”

  扶欢还不能起来,只能虚虚地靠在枕上。她垂下眼:“叫皇兄和母后为扶欢担忧,是扶欢的不是。”

  皇帝忽然冷笑起来。

  “不是你的不是,不是的另有其人。朕把你和淑妃都托付给梁丹朱,可是她呢,险些将你冻死在雪天。若是守卫的将士来得再晚一些,不止是你,便连淑妃,她肚中的皇嗣也会一并死在护国寺。”

  扶欢抬起眼,隔着一道珠帘,皇帝的表情也被切割成一道道的,瞧着不甚清晰,但扶欢能感受到他真心实意的厌恶与愤恨。

  之前仿佛不是这样的。

  扶欢还能想起在校场时,那时候皇帝对尚未入宫的梁丹朱眼中有惊艳与温柔。那时的皇帝现在想来也觉得陌生了。

  怎么会变成如今这个模样了,扶欢想不明白。

  但她还是为皇后辩解了一句:“护国寺的守卫不是皇嫂安排的,刺客来袭也不是皇嫂所愿。便连我,也是想去找京郊大营的守卫,在雪地里迷路了。”

  “皇兄不要对皇嫂过多苛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