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将军夫人病弱>第二百三十七章 宣德帝的室内郊游篇【第一更】

  “不知阿理如今在哪儿。”

  广阳公主坐在椅子上,她紧紧蹙着眉,神色担忧,仅仅半日功夫,往日精心保养的唇瓣已经起了皮。

  “娘,这个时候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季柳安慰她。

  熊景海已命人在将军府中做了最好的防备后,带兵杀出了府门,朱长源带人在府门口戒备,墙上各处也派连弩手警戒,街上的喊杀声直到夜幕降临才稍稍停歇下来。

  自府中警戒的人手已经在朱长源的有序安排下被人替换吃饭休息。

  三个小的已经被季柳安置在自己的卧房内,春姐儿和成分带着两只大的,三只小的在内屋玩耍,而广阳公主与季柳此刻也集中在卧房外间,大灰和团墨早在街上暴动时便有些暴躁不安,此刻因为战起他们的陪伴而安静下来。

  “如今他们二人行踪不明,我心中难安。”

  “娘,街上如此动荡,想必皇上在皇宫之中情况更是危机万分。”

  季柳话虽这般说,但他的神色丝毫看不出替宣德帝着急。

  他如此转移广阳公主注意力只是为了让她少些担忧与责怪,毕竟因为严宝在外居住导致熊正理在一片乱局之中一同消失了踪迹,广阳公主责怪严宝也是情理之中。

  “皇兄如今也不是那个任太后摆布的稚嫩孩童了,当年皇兄登基之后,太后以他年幼名为把持朝政,这么多年以来,直到皇兄羽翼丰满,可太后仍旧贪恋权势,不肯放手,他们母子之间必有一战。”

  广阳公主叹气,但话题果然随着季柳开的头而去。

  季柳道,“皇上的皇子都已经成年,太后却还看不清朝局形式,若换个聪明人,这会儿待在后宫颐养天年不好么,她毕竟有扶持皇帝登基的功劳,如今闹这一出,风险大不说,就算皇上真的有了不测,她难道不怕天下百姓戳嵴梁骨么?”

  广阳公主缓缓摇头,“柳儿你不懂,你从出生时就跟着府上老太君养在诸城,手中从未有过滔天的权利,你并不能亲身体会至高无上的权势带给人的快乐,那是会让人不断膨胀直到丧失理智的东西,只要尝过再想放手却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季柳无言以对,他确实出生在小地方,而且上一世他也是个辛辛苦苦的打工人,所以广阳公主口中令人能够失去理智的舍不得放手的权势他确实不懂。

  若换成是他有一日登上了手握权势的位置,他肯定就躺平了,有人负重前行,自己逍遥自在不好吗?

  重要的是,太后一旦放手之后,依照宣德帝号称以仁孝治国的理念,太后扶持他登基,又助他稳固多年朝局,定然是整个后宫之中最享荣华富贵的女人。

  但正如广阳公主所说,太后已经享受过了唿风唤雨的日子,让她安安稳稳的在后宫中颐养天年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娘说的是,那皇上可否有危险?”

  季柳旧事重提,虽然他完全笃定宣德帝不会有危险,他往宫中送的几箱子兔毛大衣和羊毛毯子下装的可都是满满的火药弹,想来这时,宣德帝早已将它们安置在皇宫的各个角落了。

  更别提体型小巧杀伤力却巨大的连弩和铁箭,皇宫里更是不缺!

  若真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皇宫说不定会是整座京城之中最先炸出火花的地方。

  “不会的,虽然他们敢在皇宫中动手,但凡事都需师出有名。在她们拿到退位诏书之前,皇兄暂时不会有危险,但京城危险重重,外有海岸军围城,内有瑞王和丞相派的人马,只怕这个动乱会持续些日子。”说道这里,广阳公主又开始担忧起来,“所以我才更加担忧阿理。”

  “……”转了一圈,话题又被广阳公主拉了回来,季柳表示劝诫无能,与女人聊天他自叹不如。

  皇宫之中,宣德帝被少数近卫保护退到上清阁内,太后身穿宣德帝年幼登基时她被尊称为太后之后,在旁垂帘听政的朝服,整个人雍容华贵,颇具气势。

  在锦嬷嬷与皇后及一众近卫们的簇拥下,霸气凛然的站在上清阁门口。

  昔日恢弘大气,纪律森严,安静至极的皇宫,如今更是落针可闻,就连平日在皇宫花园中飞翔的鸟儿如今都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隔着上清阁的殿门,太后的声音清清楚楚的传到宣德帝耳中,“皇儿,母后也不想与你这般纠缠,你不妨抬眼看看自己的处境,母后劝你还是早些写下退位诏书的好。”

  宣德帝推开护在身前的沈林,往前凑了一步,高声道,“多谢母后关怀,如今母后为了儿臣的安危派如此多的近卫保护儿臣,儿臣心中感激至极,母后且容儿臣多想两日可好?”

  皇后轻咳两声,凑近太后身边道,“皇上只是在拖延时间,一旦时间太久,西北军定会前来相助。”

  太后用丝帕遮住口鼻冷笑一声,“哀家自是知晓。”

  皇后见太后动作,不免退后几步,与之拉开距离。

  最近她的身子越发不中用了,可太医仍旧说她只是气虚,开得汤药也是以温润进补为主,她知晓能在宫中伺候多年的太医宁可无功,但求无过,她的身子究竟如何,她如今也不知实情。

  皇后唿吸有些急促,她心中着急为瑞王铺路,只想着怂恿太后及早帮瑞王夺取皇位。

  “哀家知晓你心中焦急,退位诏书早已备下,但没有皇上的龙印,即便诏书上开出花来,那也是废纸一张。”太后忍不住生气道,“皇上早已有了防备,哀家命人将他的寝宫中里里外外都搜了个遍,也没有找到龙印藏在哪儿!”

  “如今看皇上这般动作,只怕这龙印是藏在上清阁无疑了。”

  皇后抬头看向这座威风八面的宫殿,这里是皇上与众位大臣平常议事的地方,藏在这里最合适不过。

  “哀家也是这般想的。”太后回道。

  但是……

  两个全天下最位高权重的女人站在上清阁外,虽然近卫有部分人已经倒戈,但城外还有皇上执掌的城防军,若是瑞王和丞相不能与城防军抵抗,失败了,那只有她们即便是将宣德帝困在这里也于事无补。

  这时,太后不免心中怒气更盛,王致远被拉下马,导致她失了城防军,后来她并非没有动过城防军的念头,但宣德帝看的太死,牢牢把控城防军的军防将军之职不肯放手,她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与宣德帝扯破脸皮,于是这件事便搁置了。

  太后退后一步看着整座冰冷的大殿道,“先将这里围住,没有吃食,没有水,哀家倒要看看皇上能在里面躲上几日!”

  倒戈太后的近卫将上清阁围住,而身在上清阁中的近卫们却各个忠心耿耿。

  他们统一穿着铁皮铠甲,每个关节都有加固的铁片保护,前胸后背的铁甲加了晒干麻茎编制而成的藤甲,这种藤甲质地轻盈,穿在身上不会感受到厚重,也不影响行动力,与铁甲相互配合能够阻挡钢刀和弓箭的多次伤害,脚踩当初熊景海强买强卖给王致远的牛皮靴,手持连弩,身后背着一只装满铁箭的箭筒,而上清阁的大殿之上,摆满了连弩和整整齐齐装满铁箭的箭筒。

  从头到脚的武装,让他们看起来各个都像铁血武士。

  这些近卫距离殿门有些距离,殿门处上了锁,且被桌子挡住,近卫们离门窗的距离恰好便是弓箭的最远射程,这极大的保证了若是太后实在忍不住派人以弓箭射之,他们不至于被突如其来的弓箭所射伤。

  沈林扶宣德帝在后殿休息,那里摆放着整整齐齐的西北烤馕……在长长的桌子上摞出了一人高的高度,旁边还有风干的兔子和腊肉,都是季柳送进宫的容易储存的食物。

  不仅是宣德帝,就连身边近卫们的食物,沈林都已经备好了,充足的水和食物,让这些近卫们十分安心的守在殿中等待救援。

  更可气的是,沈林还未宣德帝准备了一小坛子烧刀子。

  而在后殿中地下,沈林早已命人悄悄在地砖下凿了一个小型地窖,那里存放着大部分的火药弹,其余的火药弹,被小福子这个间/谍安放在宫中极其隐秘的地方,小福子明面上是太后的人,所以目前在宫中能够自由活动的也只有他了。

  与外界剑拔弩张的危险气氛相比,宣德帝更像是在上清阁来一次室内郊游的。

  “等这件事过去,让季柳把这些东西运送到北方各地,有了这些容易保存的东西,想来每年冬季,朕的百姓便能一个不落的活下来了。”宣德帝说话极其轻松,他看过季柳上的折子,上面有着关于国事生产的各方面内容,其中有些点子看的宣德帝暗暗惊奇。

  沈林道,“皇上,听一品夫人说,那腊肉好像在南方湿热之地也能保存。”

  “那就让他折腾去吧。左右他点子多,想法也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