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女捕快打铁记>第77章

  “就在门口等着嫂子召见呢,你要见他,我这就把他喊进来”。

  郝韵来点点头,好歹也是有过婚约的人,虽然平日里不对付,也不至于有了仇,更何况当时北连来的突然,蔡县的故人西逃东散,也不知道刘员外怎么样了。

  刘画如起身去叫人,想起什么似的一瞬间心虚起来:“嫂子,我偷跑出去玩这事儿,可不敢告诉秦随风,不然少不了啰嗦”。

  还没等郝韵来应下她,秦随风不请自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想瞒着我什么?不让你乱跑,是为了你好,现在兵荒马乱,你一个女孩子在外,有点闪失怎么办?”

  果然又开始了,江画如撇撇嘴听了他一顿训,朝他做个鬼脸就跑了。

  秦随风无奈,小丫头片子。

  “进来吧”,秦随风话音刚落,门外就进来一个人,浑身朴素,要不是这张脸还和以前一样,真就不敢认。

  “刘闲复?”,郝韵来瞪大了眼睛,眼前这人哪里还有半点当年作威作福大少爷的排场,想必是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波折。

  “郝捕快,别来无恙”,刘闲复朝她一拱手。

  秦随风搬了张凳子在他俩中间坐下,正好挡了个全实,别说郝韵来,就连他刚听说刘闲复在轻松的时候,也不禁挑眉,他和刘闲复没打过什么交道,以后也不想有任何牵扯。

  “有什么话就赶紧说吧,阿韵一会儿该休息了,她身子弱”,秦随风眼也不抬对他说。

  刘闲复笑了:“寨主,你这住在这里,什么话也给挡回去了”。

  郝韵来心里心里得意,面上还是佯装不解,故意让他着急:“我饿了,你去端些吃的来”。

  秦随风不情不愿,临走还委屈:“别说太多,对嗓子不好”。

  结果前脚出了屋,后脚就贴在门框上当门神,过往的人看见他都在心里憋着乐,谁能想到英明神武的寨主也有听墙角的一天。

  里头郝韵来大致也了解了刘闲复这一年的遭遇,怎一个惨字了得。

  先说他和谭曲私奔,一开始好的蜜里调油,花前月下,可没两天,带出来的金银细软挥霍一空只为搏美人一笑,人说风尘女无情,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他千金散尽成了穷小子,美人转头就入他人怀抱,这就又是另一个郎情妾意的故事了。

  他人财两空,只好还乡,结果到了蔡县却发现变了天,刘府被抢劫一空,一家老小全在黄泉相会,尸体堆里翻出来刘员外,一把火烧了装上骨灰准备远走他乡,就被北连兵发现了他这个活口,接着一路逃亡,被江画如救下,在寨子里安顿下来。

  可悲!可叹!

  “郝大人的事你也节哀,看开了,日子还得过,咱俩也算同是天涯沦落人,以后有难处,尽管找哥哥!”三两句话就又暴露了本性,话调里仿佛还是春风得意的刘公子。

  但是郝韵来看得出他眼里的伤感,不跟他计较,以前那些打打闹闹算是翻了篇。

  “少占便宜,用得着你当哥哥?”

  “这话说的,差点咱俩就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过你这眼光和你这脾气一样差,见识了本公子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怎么最后……”

  秦随风突然推开门,脸色难看到极点,一步步像刘闲复逼近,他素来没骨气,哆嗦一下,道了声告辞就跑了,让郝韵来无语,谭曲也算是弃暗投明了。

  金戈伴铁马

  

  在青松寨住了数日,郝韵来决定回京,一来他二人身份特殊,尤其是秦随风被委以练兵重任,本是一刻也耽搁不得,却延误了半个多月,寸刻寸金,多杀一个北连人,她心头的恨意便消一分。

  他们这一走,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自然是刘闲复。秦随风定了规矩,不养闲人,不养外人,摆明了针对他,害他这阵子吃了这辈子该吃的所有苦,每日腰酸背痛,盼星星盼月亮把这煞神盼走,可不就得跪谢菩萨。

  愁的是寨子里的别的人,他们不知道秦随风要去哪做什么大事,只知道一直陪着他们,守着他们的寨主刚回来没几天又要离去,归期遥遥,心里舍不得是人之常情。

  剩下一个江画如,喜忧参半,她自然也是舍不得秦随风,他不在的时候希望他能回来,等他回来了,又听不得他没完没了的说教,比枝头的乌鸦还恼人。

  和他们一起走的还有向庭。

  离京的时候掩人耳目,对外宣称德韵公主哀思过度,将军衣不解带近身照料,回来的时候自然也得悄悄的。

  张全一早得了消息,大半夜守在后门,许久才见一辆马车驶来,下来三人,他赶紧把人迎回去,左右一张望,尽是漆黑,两手一合关上门,提了十几日的心落到了肚子里。

  秦随风成日待在大营中练兵,皇上亲自去了好几回,说没辜负他的信任。

  至于郝韵来仿佛从伤痛中走出来了,也仿佛没有,表面上和从前一样,到天机策当值,一日也没落下,可总是心不在焉,同她说着话,她听着听着就丢了魂。

  日子就这么凑合着过,当年的太傅也不被人们提起,消散在夏日的热浪里,人们也赶不上提一个逝去的人了,整个杨朝风雨飘摇,如一缕浮萍,指不定哪天就彻底淹在了水里,连个沫也激不起。

  战事不容乐观,杨朝的军队节节败退,前线不像是在打仗,倒像是苟延残喘,一些有钱的富商早早收拾了细软,带着家眷往北逃,背井离乡总好过家破人亡。官员们也想逃,富贵年代做个官前程似锦,亡国时代的官可不好当,若不怕还没逃走就先被斩了头,只怕朝堂之上早就稀稀落落了。

  接连战败的消息传来,人心早就散了,大臣日复一日,苦口婆心劝说皇上投降,保住根基再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