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女捕快打铁记>第53章

  “爹,我们一起走”。

  郝唤才松开她的手:“爹是自愿跟他们走的,你快走,别管爹!”他朝着云谈使眼色,云谈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先生总有他的道理,遂强行将郝韵来拖走。

  “爹!爹!我不走!你别丢下我!”

  为什么?为什么总是不要她?为什么一句解释都没有就要赶她走?

  外面两拨人混战成一片,但陈儒哉还是发现了正欲逃走的两人,立刻下令:“拦住他们,快!”

  距离他们最近的几名护龙卫甩掉黑衣人来挡住他们的去路,云谈虽然身手不凡,但是与身经百战的护龙卫相比还是落于下风,但周围的黑衣人不断扰乱护龙卫,致使云谈不至于落败。

  陈儒哉在屋内负手而立,仿佛置身事外:“依先生所见,今夜孰赢孰败?”

  郝唤才也同他一样不着急:“大人气定神闲,宛如稳操胜券,不可能没料到今夜今夜局面,早就有所准备吧”,他给自己倒了一杯早已凉透的水,笑着说道。

  “不愧是当年名动天下的济无先生,只是令本宫不解的是,先生离京十七年杳无音信,为何如今现身自投罗网呢?”陈儒哉看着天色估算时辰,按说他给京中传了信,现在接应的人马该到了,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他皱了皱眉,眼珠左右转动思索。

  战事越来越激烈,护龙卫出现伤亡,黑衣人攻势不减,直接就要冲向郝唤才的屋子,陈儒哉这才变了脸色,赶紧叫人保护郝唤才,郝韵来也看到了这边的情况:“云谈,我爹有危险!”

  瞬间所有人都往这边靠,护龙卫护着两位大人不断往后靠,挥动大刀杀红了眼,明枪易断暗箭难防,黑衣人中一人掷出一枚暗器直击郝唤才,根本来不及闪躲。

  “爹,小心!”郝韵来赶紧跑过去拉开郝唤才,但还是被暗器刺伤手臂。

  就在护龙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终于陈儒哉左等右盼的援军到了,黑衣人一看情况不妙,“撤!”就像来时那样一跃消失于身后的树林中。

  “爹,你怎么样?有没有事啊?”郝韵来哭着扶住郝唤才,但他唇色发青,头冒虚汗,看起来伤得很重。

  “你们快来救救我爹,爹你一定不要有事,不然阿韵该怎么办!”

  云谈和陈儒哉立刻围上去,陈儒哉是个文官,不懂这些,但是云谈却一看便知:“先生这是中毒了”,是刚才那枚暗器。

  “这怎么办啊,云谈你有没有办法?”

  云谈摇摇头,他对毒的研究只限于皮毛,并不能看出这是什么毒,自然也就不会解。

  与此同时,和郝韵来一样忧心的还有一人就是陈儒哉,圣上吩咐把人完好无损带回去,结果却在瑶京外出了事,这他怎么担待的起?

  “连夜回京!”

  这下郝韵来是如论如何也不能走了,他们将郝知县抬进囚车盖了几床被子,郝韵来就在囚车里攥着他的手陪他。

  残余的护龙卫和后来的京师卫兵里三层外三层护送,但陈儒哉却起疑,质问卫兵同龄究竟是何缘故迟来。

  统领一抱拳:“大人恕罪,大人派来送信的人在路上遇了埋伏,来了衙门的时候已经去了半条命,想必是与歹人一番周旋,请大人明鉴”。

  如此说来竟是这歹人早就料到他会请援兵而在路上做了手脚,陈儒哉思虑更深,他们扮作普通官兵就是为了掩人耳目,结果追兵不断,若不是途径各地时及时补充护龙卫人数怕是早就命丧黄泉了,到底是什么人这么心急?

  他们加快速度,不到一刻钟就到了瑶京城外,陈儒哉亮明身份,守城官兵打开城门,郝唤才不是普通犯人,他下令:“入宫”。

  此时正值深夜,街道上静悄悄,几十人在晋安大道上疾驰,直奔皇宫,宫门一重重打开,这就是整个大杨朝的中心。

  郝韵来不知道为什么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明明他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生活在蔡县,与世无争,但是娘死了,她本来想去参军杀光北连人为娘报仇,但爹说去则客,那就去则客,她不能丢下爹一个人,那样真的很可怜,可是爹却先抛下了她,她千里迢迢从青松寨追到瑶京就是盼着和爹会和,可现在却真真实实来了她从来没想过的皇宫,爹身重剧毒还被朝廷定罪,结果怎么会这样,她宁愿中毒的是自己。

  郝唤才中的毒很厉害,整条胳膊都已经麻痹,郝韵来不停地和他说话:“爹,你再坚持一下好不好,求求你了,为了阿韵再坚持一下”,她急得掉眼泪,郝唤才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阿……阿韵,别哭,爹没……没事,爹要……陪我们阿韵一辈子”,他想尽力扯出一个笑容让他的阿韵放心,但即使是这一点力气也使不出来,脸上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京师卫兵将他们送入皇宫就回了衙门,护龙卫可带兵器入宫是圣上给的特权,他们这一行人行色匆匆,模样煞人,直接就冲到了皇帝的寝殿前,殿外的侍卫还当是此刻,即可拔了剑:“何人惊扰圣驾?”

  一位太监看了两眼认出了陈儒哉:“陈大人?”

  陈儒哉两腿一跪,朗声道:“臣陈儒哉求见圣上!”

  前太傅济无

  

  整个太医院忙上忙下一晚上,就为了钦差陈大人不知道从哪里带来的一个囚犯,但没人敢有一句怨言,毕竟当今圣上一宿没合眼,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应该尽心竭力医治好这一位。

  只是病情很棘手,中毒已深。

  当今皇帝是先帝皇长子,国姓杨,单名一个凌字,生来被立为太子,一路顺风顺水直至四年前坐上龙椅,励精图治收拾旧山河,只是破洞太甚,回天乏术。

  杨凌三十出头,面容俊朗,现在却一脸阴沉坐在太医院外殿,身后站着陈儒哉已经把他南下经历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做了汇报,却没得到任何回应,圣心难测,只好恭敬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