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世子家养臣>第34章

  他注视了数息, 走过去,“终于舍得醒了,饭都热了几回, 早点起床这么难吗?”

  叶知昀听见李琛的声音, 扭过头,两个人视线交接, 他想起打瞌睡那会儿,对方好像一直抱着他, 榻边还堆着一团被褥, 小声道:“不是, 今天是例外……”

  “嗯,你先吃饭,别喂如花了, 我一早才喂过它,再吃改明就胖得飞不动了。”李琛也看出来了他昨晚一夜没睡,在屋里找了地方坐下。

  如花当然听不懂李琛在说什么,依然一旁等着喂食, 眼看叶知昀只顾着自己吃,当即拿翅膀拍了拍他的小臂,示意给它来一点。

  叶知昀抬起眼睛看李琛。

  李琛道:“别管它。”

  叶知昀默默扒饭, 被当做空气的如花立刻咕咕地叫起来,鹰爪子跳上案几,立在少年面前,用身体挡住李琛的视线。

  李琛不满地啧了一声, 看眼神似乎想一掌给如花抽开。

  叶知昀忍不住笑起来,“世子,如花每天飞来飞去的,偶尔多吃点不会胖的。”

  李琛摆了摆手,“随你,等吃完了饭,跟我去巡城。”

  叶知昀怔了怔,“可我这样怎么去?”

  他现在连只鞋都没有,身边只剩一床被褥。

  李琛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轻松答道:“不是问题,你穿我的衣袍吧。”

  李琛留在北衙的衣袍就只有一件圆领官袍,穿在本尊身上利落潇洒,穿在叶知昀身上就显得非常宽大,下摆拖地。

  虽然说官服不能随意给别人穿,但规矩搁在李琛身上就不那么管用,叶知昀把袖袍卷了卷,整理一番才稍微合身了些,跟在李琛身边惊世骇俗的事经过太多,他已经放宽心了。

  李琛从马厩里牵来芙蓉,站在外面喊道:“快来,走了。”

  他身后一圈禁卫们早就对屋里的人好奇至极,纷纷探头探脑地议论。

  等到一只修长白皙的手指拨开帘子,少年一袭圆领袍,腰束九环带从衣袂间勾勒出身形,一步步走出来时,场面顿时安静了。

  叶知昀没有留意到这些诡异的目光,直接走向芙蓉,摸了摸它的鬃毛,早前听燕王说过,无论是骏马还海东青都是世子亲自养着。

  李琛让少年先上马,他自己却没有骑马,而是牵着缰绳在身侧不紧不慢地步行。

  叶知昀推拒不成,心道这若是不认识北衙校尉的士卒见了,看见这番阵仗,岂不是以为他才是当官的那个,纠结一下,还是把想法跟李琛说了。

  李琛闻言看向他,不正经地欠了欠身,开玩笑道:“叶校尉,小的愿为您鞍前马后。”

  他们两个人在前面走,身后二十多个禁卫们差点惊掉了下巴,要知道李琛平日里可都是鼻孔朝天,谁也看不上眼的睥睨态度,时不时再来个失心疯,招惹得众人退避三舍,可今天却接连出人意料的反常。

  他们七嘴八舌道:“那位究竟是什么人?”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女人,想看看长什么样来着……”

  “单看脸没让你失望吧,我都怀疑是校尉故意显摆的。”

  “我眼没花吧?他身上穿的是校尉的官服?”

  今日的长安城繁华一如既往,春光明媚,清风徐徐,拂过桃花枝捎。长街中熙熙攘攘,胡人弹奏的箜篌乐声从远处传来,商贩的叫嚷声接连不断,二楼的姑娘们言笑晏晏地向下望去。

  叶知昀骑在马上,路上的行人见到禁卫们纷纷向两边退开,还有番邦人摘下帽子以示礼仪。

  他扭头对李琛道:“世子,走累了没?换你来吧。”

  李琛摇了摇头,笑着道:“我以前游学的时候经常跋山涉水,这才走多少路不算什么。”

  叶知昀便下了马,跟他并肩走,感兴趣地问:“游学在外是不是有很多新奇的见识?”

  “那会儿正是夺嫡争斗正激烈,不过潘志遥还没有血洗汝南,无论是哪里的百姓都爱议论三件事,你猜猜是哪三件?”

  叶知昀以前一直待在将军府消息闭塞,想了想,试探道:“哪个皇子会登上皇位?”

  李琛道:“对。还有呢?”

  叶知昀摊开手,“不知道了。”

  李琛也不卖关子,“第二是潘家到底有没有挖到金矿,第三就是你爹在战场立了多少军功。”

  提到叶朔烽,叶知昀安静了一下,心里有些感慨,看来时过境迁,这三件事已经都有了答案。

  巡逻完一圈,到了正午,李琛去酒楼买了份荷叶鸡,叶知昀在外面等他,听见旁边的人议论起来昨日的事情。

  不仅是在说围住染坊的金吾卫,还有杀了潘志晰的人到底是谁,以及那座城外宅院的大火。

  大火?

  听到这里,叶知昀怔住,就连世子回来了也没有察觉。

  李琛在他面前晃了晃手,“在想什么?”

  叶知昀回过神,一瞬间脑海里浮现的是昨天晚上,男人衣袂间山茶花的香气,或许李琛在他之后,也去过宅院?

  “世子……”他想问问那把烧了宅院的火和世子有没有关系,但还是没有出声,现在的话维持这种平衡应该会更好吧。

  李琛一贯没有多问,把荷叶鸡递给他,“吃吧。”

  叶知昀收拢思绪,这家荷叶鸡远近闻名,烤得酥烂脱骨,外面一层脆皮冒着油,里面的鸡肉嫩滑,带着荷叶的清香,他一个人吃不完,两个人分着解决了。

  连续到北衙几日,他跟禁卫们熟悉了不少,偶尔也说上几句话。

  朝堂那边的情势风声鹤唳,当天晚上晋原帝召集群臣,商议了一夜,燕王一直没有回来,虽然没有明面上的证据,但染坊一事谁都清楚是何人所为。

  潘家也明白两方心里门清,但他们撕开脸皮的事还是因为潘志晰,若是没有证据,潘家也会怀疑是晋原帝派人所杀,但这下通过逃回来的剑客们所言,更是深信不疑。

  潘家不可能直言皇帝杀了潘志晰,巍巍皇权在前,公道是讨不回来的,他们只会从颁布的政事上去绊皇帝的脚,姓潘的一句话不说,底下一众门生故吏针锋相对。

  晋原帝当然清楚是谁跟自己作对,却只能憋着,今日早朝一回来,气得直接砸了寝殿,怒不可遏地吼道:“都他妈的反了!反了!”

  郑柏和一众宫人跪伏在地,噤若寒蝉。

  到了这种地步,晋原帝能做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削潘家的兵权,二是扶持宗亲。

  晋原帝这些姓李的宗亲兄弟,早年被他打压得死的死,散的散,小部分遣离长安,去了封地,至今留在都城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燕王。

  无论朝堂上波谲云诡,叶知昀安心回到鹤亭书院上课,他本以为这样世子就不能天天跟在他身边了。

  但没想到的是,李琛竟然不顾北衙事务,亲自来到学斋陪他一起上课。

  整整一天,学斋里的学生们都格外不自在。

  沈清栾好几次想跟叶知昀说话,但介于李琛在场,还是憋住了,叶知昀也一个字都写不下去,对天长叹。

  歪头一看身边,李琛也没干别的,把书盖在脸上睡觉。

  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几天,皇上召李琛进宫议事,他回到北衙繁忙了不少,不再来学斋课堂,但会按时来书院门口接叶知昀回去。

  到了初夏,书院一改平日的风气,人人都变得勤勉起来,毕竟度过这个季节,八月就到了秋闱。

  与往常的不同的是,夫子变成了祭酒江长晏来教导他们,同时学斋里还来了一个潘家人。

  同样姓潘,这位的身份引得众多学生们的侧目和奉承,因为他从洛阳本家来,是太傅唯一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