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侯爷你再过来我就喊人了>第59章 反贼 我终于成了反贼。

  “是你。”我直勾勾地看他。

  他是火烧镇抚司的嫌犯, 也是夜闯我闺房的贼人;他是白云观的刺客,也是谢阆的同伙。

  

  “不错,正是我——”他从桌案后走了出来, 眼睛愤愤看我,“——胥长林。”胥阁老的独子。

  “方才我说的话, 你可有哪一点能狡辩的?”

  

  狡辩这个词用得好。

  我唇边逸出一丝轻笑。

  

  刚开始学易的时候, 白云观的师父曾教我一句话。

  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

  

  你不能见到一人一时锦衣玉带,就铁口论断他只知朱门酒肉臭。

  也不能见到一人一次言行不端,就妄下臆测他不懂君子有九思。

  

  刻板印象是对人最大的恶意。

  

  我想解释。

  我想说我一直觉得徐凤舍命救我, 是因为镇抚司的职责所在。

  我想说我的卦图和卦纸全都出自白云观, 是因为自小在白云观学易用习惯了。

  我想说我为淮阴王挡剑,是因为我认为你是来杀我的,而我不应该让无辜之人因我受难。

  

  可我又怎么解释?

  在这审讯室中, 我分明已经被定罪了。

  

  徐凤舍命救我, 因为他是反贼,所以我也是反贼。

  用白云观的卦纸卦图, 因为反贼也用, 所以我是反贼。

  遇险时为淮阴王奋身挡剑, 因为他是乱臣贼子, 所以我是反贼。

  

  储一刀死在我的腿上,只因我是杀他的反贼。

  我将地成玉和胥长林画像送到了徐凤手里,只因我是与他共主的反贼。

  我在宵禁之后被人发现与淮阴王在一起,只因我是他那个大反贼手下的小反贼。

  

  我琢磨了一会,突然意识到这与我平时的生活也没什么差别。

  

  应院首认为算命是下九流的行当,所以我自从学易之初,他就再没看上过我。

  尽管我用一副卦救下了官家和漱玉长公主的性命, 他却熟视无睹。

  

  应院首认为女子不应当抛头露面,所以我自从开始为人断命,他就三天两头找我的茬。

  尽管我为人断命所得的钱财全部都填了家里的亏空,他却深恶痛绝。

  

  应院首认为王平是这朝中最大的毒瘤,所以我自从与王家开始来往,他就认为我也是奸佞之徒。

  尽管我只是试图从王平一家人那里获得哪怕是一点点的、我多年未体验过的宠爱与亲情。

  他却视我为耻。

  

  抛头露面、放浪形骸;结交奸佞、自甘堕落。

  这十六个字,是他心中对我根深蒂固的看法。

  

  从以前到现在,或许从来都没有变过。

  

  而如今,我只是依照他心里的想法,堕落到了底而已。

  我终于成了反贼。

  

  *

  

  沉默半晌。

  一阵咳嗽声突然打破了审讯室中的寂静。

  “应小吉,我看你是无话可说了。”一直没有说话的大理寺卿吴洵突然起身,朝我大步走了过来。

  

  啊。

  倒也不是。

  

  我虽然心灰意冷,却也还没蠢到要乖乖将别人栽到我头上的黑锅背下的程度。

  可正当我要开口时,他却又抢先一步打断了我。

  

  “无论你如何辩解,我们手中都已有了你和徐凤襄助淮阴王造反、设法夺取地成玉的证据。”他走到我面前,半眯着眼,颇有深意地盯着我,“作为淮阴王安插在京中的暗桩,你已经彻底暴露了。”

  他两手放在胸前,交互摩挲,右手转了转左手拇指上的指环。

  

  “你就算什么都不承认,对我们也毫无影响。”

  翠绿的指环上,一个浅浅的“王”字隐隐反光。

  

  我同他对视一眼。

  ——这他娘的什么意思?

  

  我能听出来,这吴洵在暗示我什么都不要说、什么都不要解释。

  可是我全搞不明白他为什么让我这样做。

  

  我抿了抿唇,用眼神朝他传达了我的疑惑。

  他接着朝我眨了眨眼。

  

  我:“…………”

  

  都说美貌女子明眸善睐,可眉目传情。

  但一个年过半百的小老头眨眼暗送的秋波……还是不看为妙。

  

  重点在于,我被他的媚眼恶心了这一波之后,仍然没法理解他的意思。

  这他娘的如何是好?

  

  我思索片刻,眼神落在了他已经重新转回手心的那个指环上。

  ——我熟知的“王”只有一位。

  而前段时间我正去找过他。

  

  死马当作活马医,我顺着吴洵的意思,开了口。

  “我没什么好说的,你们既然已经给我定了罪,我无论怎么解释都是徒劳。”

  

  “你这是要放弃了?”胥长林闻言,冷笑一声,“好得很!”

  “那我再问你一句,你可知除了你和徐凤之外,你主子还在朝中安插了多少暗桩?此番装病入京,又是如何筹谋、准备何时动手?”

  

  ——合着你们还什么都不知道?

  我不禁为我朝安危而忧思。

  

  知道对方要造反,查来查去却不知何人同谋、何时动手。

  知道对方有暗桩,抓来抓去却好不死抓了我这样一个无辜的倒霉蛋回来。

  

  ——还是我的亲爹亲自领的兵。

  我都难以判断我应该苦笑还是嘲笑。

  

  说实在,要是我能选,我就站在淮阴王那边。

  我也想体验体验蠢对手不堪一击的快·感。

  

  “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开口,“连你们都查不到的东西,我又怎么得知?先不提我是不是淮阴王在京中的暗桩,即便我真是淮阴王的人,那么凭我一个司天监的漏刻小吏,你觉得造反这样的大事,淮阴王会跟我商讨吗?”

  “你们能跟踪我拿到地成玉,已经是撞了大运,”——这说的是真话。

  “可你们但凡能用脑子好好琢磨琢磨,也不至于是非不分、盲目抓人……你们活该被淮阴王造反成功。”

  

  “啪”地一声巨响,我的眼前蓦地一黑。

  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我的脸颊感受到剧痛。

  

  我抬起头来,眼前的脸逐渐清晰。

  “应院首,这是你打我的第二次,”我看着他,“……你过瘾了吗?”

  

  应院首身形微微发颤。

  “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平日里的大嗓门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声音里深重的颓然和惨淡。他几乎可说是用足了劲地看着我,目光复杂,有愤怒、有厌恶、有恨意……更多的却是痛苦。

  

  他凭什么痛苦呢?

  被绑在这里的是我,被冤枉的是我,被打耳光的也是我。

  

  “我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重复一遍,不觉笑出来,“你说我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我抬起头,不再看应院首,转而面向了胥长林:“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如今我成了反贼,那么我老子是不是也该有些责任?这位胥先生,我麻烦您,给我老子一道绑起来吧。为人处世须得讲究公平二字,我是反贼,他就是半个反贼。”

  我边说边笑,嘴上逞着能,心里却痛快。

  

  就像是皮肤上生了一个疮,日也疼夜也疼,如今终于是狠下了心,用刀子划开了,狠狠地将里边的脓水挤了出来。

  疼是疼,可疼得干脆利落,疼得畅快淋漓,疼得没了后顾之忧。

  

  “哼!”胥长林闻言,却是冷笑出声,“到了这个时候,嘴上却还厉害。我就看看你待会儿你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他转头朝外吩咐:“来人,将刑具带上来,我现在就要为我的义弟储一刀报了那一刀之仇!”

  

  “胥先生,这……”吴洵立即开口,“……对一个女子用刑,怕是……”

  “既是反贼,哪管什么男女之别?”胥长林眯了眯眼,“难不成吴大人对这反贼动了恻隐之心?旁的也就罢了,这应小吉可是同谋造反!若非咱们事先盯上了她,地成玉今夜便会到了淮阴王手中,两日之后边军入京,咱们可就成了亡国之臣!”

  

  吴洵正色道:“你别给我扣帽子。我只是觉得这应小吉地位低微,从她口中得不到有用的东西,不必费神用刑而已。她手无缚鸡之力,在这牢里严加看守便好,应当待到证据确凿、淮阴王落网之时,再一并处置。”

  “一并处置?”胥长林眼睛发红,恨恨道,“我义弟储一刀因她而死、在白云观又折损了那么些兄弟,她却连小小刑罚都不受?她口口声声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就相信了?重刑之下出真言,我今天就非要试试,她是不是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吴洵没了话。

  他瞧了我一眼,眉宇之间拧成了川字,显然没了法子。

  

  也是此时,两名兵士入内,手上捧着我方才在监牢对面的墙上瞧见的刑具。

  这些刑具五花八门,形状颇为诡异,乍眼一瞧也猜不出用途——只是每一道刑具的缝隙之中,都凝了厚重的黢黑血垢。

  

  胥长林转过头,看向应院首。

  “院首大人想必也无异议?”

  

  应院首看了我半晌,终于开口。

  “动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