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荣宗耀祖余不知>第90章 第九十章

  荣家的祭礼程序复杂,已经经过了大半天,荣真和江玉簪还跪在宗庙里,腿都麻了。

  木樨跟着家里的下人来来回回,一盘一盘的祭品不断摆上去,都快堆成了小山。

  江玉簪看陈展念完祭文,总算抽出了点空,跪坐下来,手敲着大腿,“你就不累?”

  “习惯了。”荣真答了一声。

  “冲你们家这繁琐的礼仪,我其实真该改嫁了。”

  “你要改嫁我找日子给你写休书,别当着祖宗的面讲,你也不怕他们晚上到梦里去找你。”荣真瞟一眼江玉簪。

  “真的啊,”江玉簪掩着嘴,笑了一会,“那我可得跟他们好好告个状。”

  “怎么,我还亏待了你不成?”

  “你倒没亏待我,亏待我的那人连我名字都不记得。”江玉簪的眼神蓦地空洞起来,“荣真。荣乾真的想不起来了?”

  “他就算想起来又能怎样?”

  “你说的是啊,”江玉簪叹了口气,“他原本就没那么喜欢我。”

  “我劝你不要多想……”

  “荣真,”江玉簪忽然打断他,“荣乾都这样了,你还想做什么?”

  “嗯?”

  “荣家早就已经不是以前的荣家了,你现在到底想做什么,是杀了太后,还是毁了这个国家,一切都是为了复仇吗?”

  荣真沉默了一会,“你也把我想得太厉害了,我也不过是跟着情势在走而已。”

  “我敢说,就算现在换了荣乾,也不会像你这样布这么大的局。”江玉簪平静道。

  荣真侧过脸看她,不知道江玉簪到底看出来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但他早就知道这个女人的眼界不同,不然太后也不会放心她来荣国府当这个探子。

  “不过我现在也算是荣家的人,对着这列祖列宗磕过头了,我有什么能帮你的吗?”江玉簪这问话可是荣真没想到过得。

  荣真摇摇头,“你没必要帮我,你把自己活好就行了。”

  “你这是在关心我?”江玉簪仰着脸,笑盈盈地看着荣真。

  荣真叹了口气,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

  江玉簪又得寸进尺,“若我一开始喜欢的人是你,是不是现在什么都不一样了?”

  “那我会比荣乾更果断的拒绝你。”

  江玉簪愣了一下,忽然咯咯地笑了起来,“说得也没错。”

  木樨一手一盘点心,走过他们俩的身边,眉毛都竖起来了,意思是这可是大场合,不能这么不严肃。

  江玉簪看他这副样子,笑得更开心了。

  笑声像是有魔力似的,传染的荣真也不禁弯了嘴角,木樨更着急了。

  “嗨呀,我猜你们就没完事!”杨家的早早就结束了,杨贤叮嘱了几句,就把杨槿放了出来。

  荣真看他一眼,“去外面等着。”

  杨槿瘪起嘴,朝荣真吐了下舌头,“知道了啊。”

  杨槿熟门熟路,径自从厨房讨了盘瓜子,就在荣真书房外面的石桌前磕了起来。

  先前也是,荣家规矩多,他就这样守在外面等着。

  不过怎样也比李桓那从白天一直祭到黑夜的强,杨槿耸耸肩膀,瓜子皮嗑的满天飞。

  他看有几个下人从他边上经过,都忍不住看他一眼,也算有了些自觉,收拾了下桌子上的瓜子皮,揽在手心里,放到空了的盘子中。

  等待可真是无趣。

  他向四周看看,荣真书房的门紧闭着,嗯……

  杨槿还是很少在荣真不在的时候进他的书房,先前荣真在的时候,他眼里没有其他,现在才发现,荣真的书房可真不小。

  他们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躲到书架子后面,木樨总要找很久才能找得到。

  杨槿想着这些,笑了笑,坐到平常荣真坐的位置上,抬眼便注意到桌上一个上了锁的小箱子。

  这箱子放这可不是一天两天了,里面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机密,荣真从不曾示人。

  要说荣国府这么大,没几个密室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荣真却把这盒子摆在这么显眼的位置,不好奇里面装的是什么可不是杨少爷的性格了。

  杨槿眯起眼,对着锁眼瞧了瞧,这好像也不是什么难开的锁。

  他把腰间的荷包解开,从里面取了个小玩意出来,这是工部鲁大人送他的,专门开锁的,他觉着很是实用所以随身带着。

  他三下两下便把锁弄了开,里面却和他想得不同,既没密信,也没什么特殊的信物——只是些斑驳的彩色石子而已。

  杨槿取出几颗,搁在手心里看了看。

  他想起来了,这是小时候他和木樨在护城河的河床上捡的。

  那时遇上大旱,水线变低,便露出了这些石子,京城里普通的孩子都去捡,杨槿当然不能放过。

  可李桓嫌脏,荣真嫌麻烦,都遣了下人摆个凳子,坐在河岸边看着他和木樨俩人捡。

  木樨可同那俩贵人不一样,实战经验丰富,捡着几个颜色艳丽的就蹦蹦哒哒地跑到荣真跟前。

  荣真就展着掌心,把木樨捡来的石子握着,笑呵呵的。

  杨槿也不知道是不是眼神不好,半天都找不到一个好看的,李桓就找了个宫人陪他一起,总算找着两个像样的,他也献宝似的拿给荣真,荣真也对他笑笑,用掌心接着。

  “你可得好好收着,这都是我跟木樨的心意。”

  “我知道。”荣真无奈地答,差人拿了个袋子,把石头都收到了一起。

  李桓斜着眼看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何苦顶着日头来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