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御史惊华>第1章 第一章

  隆康十五年,二月十九,乌云遮日。

  咚,咚,咚——

  京城长安右门外,登闻鼓接连响了三日。此时接近卯正,街巷里熙熙攘攘,早起的百姓越聚越多,把鼓衙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寻常年月,击登闻鼓鸣冤不是什么稀罕事。近些年宦官当道,东厂横行,登闻鼓成了摆设。普通小民都知晓,击鼓非但不能伸冤,被东厂贼人扣上污蔑的罪名,一顿板子丢了小命都是有的。

  眼前击鼓的是位穿青袍的年轻官爷,额头上血肉模糊,双目赤红,袖口挽到上臂,露出两截孱弱的手臂,一看便知是读书人出身。

  鼓衙大门纹丝不动,年轻官爷又走到大正门跟前青砖上,一连磕了三个响头,手举鼓状高声呼号:“吏科给事中张吉,状告司礼监秉笔太监刘安,杀害前山西总兵姚炳全家一十三口,污他叛国通敌,请大人接状!”

  声嘶力竭,字字泣血,让旁人都能心生几分义愤之感。

  “他是言官,为何不直接上奏弹劾?”

  “皇帝老儿整日忙着炼丹修道,弹劾刘安的奏疏早被陈忠扣了!”

  “哎,奸臣当道啊!当年刘安杀了姚炳全家,难道是诬告?”

  “谁知道呢?案子都过去八/九年了,如今伸冤想必是得了新的证据!”

  “刘安与陈忠拜了把子,谁敢接他的状子?”

  “东厂这帮阉人草菅人命不说,登闻鼓也成了他们手里的玩意儿!”

  “有啥法子,皇帝只宠信奸臣和阉人,这天下早就黑得不见底了。”

  众人默默哀叹,良久,有人道,“满朝文武就没一个敢直谏弹劾的?”

  “里面不就有一个。”

  “谁?”

  “沈若,戊戌年探花,如今是从七品的刑科左给事中。”

  话音刚落,周遭响起一阵倒吸冷气声。

  “原来是这个奸佞!”

  沈若的奸佞之名,整个大周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周民风开放,女子做官时有发生,成为阁臣也是有的。而隆康帝登基这二十年来,再无女子入阁,连进翰林院的都无。

  原因无他。

  二十年前太后垂帘听政,女首辅李青阳辅佐太后与幼帝,治理朝纲,肃清整治,手段雷霆,贪官污吏被她杀得七七八八。隆康帝御极后,太后被架空,李青阳被罢官。朝臣唯恐再出一个李青阳,对女子当官严防死守。

  沈若冲破重重阻碍,高中探花,全靠她机关算尽。

  先是巴结前去吴江主持乡试的镇国公世子陆湛,取得会试资格。殿试上,又讨好隆康帝,临场挥墨写了七首《步虚词》①,字字玑珠,歌功颂德。隆康帝拍案叫绝,顿时龙颜大悦,钦点她为探花及第,当即要擢为翰林编修。

  女子入翰林,文武百官怎能同意?隆康帝又是一意孤行的主,双方僵持不下,满朝文武捶胸哀嚎,几位重臣甚至当场要撞柱,隆康帝这才让步。

  末了,沈若领了从七品刑科给事中的职。

  虽是末等科道官,刚到任上,沈若就搜集罪证,上奏弹劾了户部、工部两位正二品尚书,朝野震惊。

  这等心性和果敢决绝,不输男子。

  转年沈若就迁为左给事中,虽也是从七品,再进一步是都给事中,就能与九卿六部一样上朝参政。文武百官这才警醒起来,处处提防。

  奈何沈若为人谨慎,一手好青词得皇帝宠信,想参倒她绝非易事。

  最近听闻陆湛要回京,文武百官又重新振作起来,陆湛为雪前耻,定会对沈若不利。

  关于陆世子与沈若之间的恩怨,坊间话本有许多版本,流传最广的一个,是陆世子去吴江做主考官时被沈若美貌所惑,欲与之双宿双飞。而沈若只把陆世子当垫脚石,高中探花后便投入隆康帝的怀抱,三人上演了一出甥舅抢妻的戏码。

  话扯远了,沈若虽奸佞,却不畏权贵,有勇有谋。

  今日轮值的若是她,张吉的案子还真有一丝希望。

  二月京城还有倒春寒,一阵凉风吹来,吹散了苍穹顶上的乌云。

  咚,咚,咚——

  鼓声越来越慢,张吉后背湿了一片,大有体力不支之像。

  门内。

  沈若正与杨宇对峙。

  “佥事大人,让你的人开门。” 沈若压着火气,门外击鼓已有半柱香时间,杨宇充耳不闻,还让锦衣卫锁了门。

  今日本该给事中老廖当值,他家中老母病重告假。沈若听登闻鼓连响两日无人受理,主动请缨前来。

  自太/祖以来,为防止作奸犯科,登闻鼓一直是从七品的六科给事中和锦衣卫校尉两人共同值守。

  校尉是锦衣卫最底层,而杨宇是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不但他来了,还带了十名精锐校尉,可见东厂是铁了心的要将这个案子压下去。

  九年前,刘安以叛国通敌罪斩杀姚炳全家一十三口,牵连地方官员三十余人,杀人那天狂风暴雨,午门外血流成河,成为轰动整个大周的要案。

  如果是冤案,四十多条人命,刘安的脑袋铁定搬家。东厂想保住刘安,将案子轻轻揭过,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任他权利滔天,沈若也要替姚炳平反,何况……

  她进邢科,就是要平尽天下冤情!

  世人皆以为,三年前殿试,她迫于无奈领了邢科给事中的职,实则是她图谋已久。

  九年来,她一直记得父亲的话,“吾这一生无有宏愿,唯愿天下没有冤假错案,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杨宇摆弄着手中朴刀,并不拿正眼瞧沈若。沈若无非姿色出众,有些小聪明。干爹说她阴险狡诈,诡计多端,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于是道,“沈大人,不巧了,今日是道家慈航真人观音大士圣诞,万岁在宫中斋醮,不宜接状。”

  这个借口屡试不爽,其他的官甭管几品,听闻圣上斋醮,自然不敢打扰。

  杨宇勾着唇,三分挑衅,三分试探,还有四分漫不经心。

  一个从七品的芝麻官还能翻出他手掌心不成?

  只听沈若徐徐道,“太/祖在位时,准许犯官家属在行刑当日击鼓鸣冤。平远候魏信斩首当日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诞辰日。轮值给事中片刻不敢耽搁,快马加鞭将鼓状送到都察院,而后面呈太/祖。太/祖圣裁,免了平远候父子死罪。敢问佥事大人,玉皇大帝诞辰日能接状,慈航真人诞辰日为何不能?国家初定,太/祖皇帝日理万机能接状,如今天下太平,万岁为何不能接状?”

  杨宇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沈若这奸佞不但知道平远候的案子和玉皇大帝诞辰日,还搬出太/祖皇帝。

  这让他怎么说?太/祖皇帝雄才伟略,日理万机都能接状网开一面。当今万岁只是斋醮就不接状,传出去隆康帝非砍他脑袋不可!

  这女子果真奸佞,几句话就给他杀了个回马枪!

  杨宇不敢轻视,眯眸重新打量沈若。虽着一身男子青色官袍,也难掩较之京城贵女都要出众的容颜,难怪冷面神算陆湛都能被她迷惑。

  硬的不行,他只能以退为进,“沈若,本佥事见你长得如花似玉,劝你找户好人家嫁了,何苦在男人堆里打转,时间长了,于你名节有损,再想嫁就难了。”

  虽然大周民风开发,女子名节也是女人最在意的。

  沈若并不接茬,盯着杨宇的脸片刻,道 ,“我观佥事大人面相,印堂发紫,嘴唇发青,劝大人即刻归家闭门不出,否则三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

  杨宇平日帮皇帝采办斋醮用的黄白蜡,经常接触道士真人,对这些玄而又玄的言辞深信不疑,何况沈若的师傅是钦天监监正的嫡传弟子沈鸿运,除观测天象外尤其擅长占卜算卦。而沈若在朝堂上给隆康帝相过两次龙颜,都让万岁化险为夷。

  对沈若的能力,他是相信的。

  于是急问,“什么血光之灾?可有破解之法?”

  “佥事大人真想知道。”

  “快说。”

  “身、首、异、处。”

  身首异处那不就是——死!

  杨宇被彻底激怒,这才意识到被沈若耍了,“沈惊华,你敢咒本佥事?”

  沈若无辜,低眉顺目拱手,“是大人让下官说的,下官不敢不从。”

  “沈惊华,你……”杨宇气血上涌,自从认了陈忠做干爹,何曾受过这种气,当下怒道,“来人,沈若以下犯上,给我绑了!”

  校尉一拥而上,未到沈若近前,不知从何处窜出一道白影,小山一样横在沈若身前,“沈知书在此,谁敢欺负俺家小姐?”接着一对盆口大的八宝流星锤往前一送,几个校尉吓了一跳。

  这人从哪冒出来的?

  五大三粗,面黑,络腮胡,穿着读书人才能穿的月白直裰,日头下更显得整张脸黑得发亮。

  就他这五大三粗的样,叫“沈知书”,对得起这名字吗?

  杨宇也被唬了一下,转瞬反应过来。沈若是女子又是文官,为了行走安全,身边带着长随也是正常。

  “还愣着干什么?一起绑了!”

  他身边都是锦衣卫精锐,对付个长随绰绰有余。

  “是!”左右领命。

  沈知书向沈若请示,“小姐,怎么打?”说话间挥舞铁锤生风,语气不带一点惧意,甚至还有几分跃跃欲试的味道。

  “都捆了。”

  接着沈知书“嗷”地一嗓子举锤入阵,十名训练有素的锦衣卫校尉瞬间就把二人围在当中。

  杨宇胸有成竹,一点都不担心这边战况,他背着手望天空翻滚的云团,心思百转。

  沈若这两年风头正劲,干爹早想料理,奈何没有把柄,今日被他逮个正着,回头干爹定会奖赏他。解决了沈若,再把张吉投进昭狱,他就大功告成。

  半柱香后,身后没了动静,杨宇转身,惊得手里的朴刀差点脱手。他手下的十个校尉手脚都被捆着,而罪魁祸首正朝他走来,每走一步杨宇的心就凉半截。

  这怪人到底是什么武功路子?十个锦衣卫居然对付不了他?

  杨宇平仗着东厂的名头,飞扬跋扈惯了,武业早荒废了,情急之下只能抽出朴刀,“大胆沈惊华,我乃正四品指挥使佥事,陈忠是我干爹,你想怎样?”

  沈若:“别打脸。”

  “好嘞!”沈知书弃了双锤,提拳而上。

  几个回合,杨宇被打得鬼哭狼嚎,脸被沈知书踩在地上,口中含混不清,“沈青发,本……寝室、绝不、删八干休!”

  沈若提步径直走向大门,“开门!”

  早有机灵的小吏,从捆成粽子的校尉身上翻出钥匙,打开鼓衙大门。这时,门外一阵骚乱,有人气喘吁吁地跑到门口。

  “大人,不、不好了,张大人击鼓鸣冤不成,投河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开书了!!!

  本文架空明朝,杂糅,有作者私设,勿考据。

  女主沈若,字惊华。

  男主下章出场。

  ①步虚是道士在醮坛上讽诵词章采用的曲调行腔,传说其旋律宛如众仙飘渺步行虚空,故得名“步虚声”。根据步虚音乐填写的字词,称为“步虚词”。(本段内容引自百度)

  预收文【首辅的农家妻(重生)】求收藏~

  【深情偏执宠妻狂首辅VS美艳会赚钱会撒娇农家女】

  文案:

  女主篇:

  薄怀玉年纪轻轻被人害死,曾经喜欢的穷书生、如今位极人臣的首辅谢尘替她报了仇。

  她的魂魄偷偷跟着谢尘回家,夜深人静,首辅大人处理完一天的奏折,去了隔间,摸着一个牌位,说:阿玉,如有来世,我定娶你为妻。

  薄怀玉吓得魂飞魄散,一睁眼重生在及笄那年,家里正要给她说亲事。

  重活一世,她决定胆子大一点,嫁给那个冷漠书生。

  男主篇:

  葡萄架下小娘子含羞带臊,半咬着水润的唇道,“娘要给我说亲事,谢尘,你觉得我如何?”

  谢尘冷清的眉眼微微一挑:“不如何。”

  薄怀玉:“东大街粮铺、西菜市肉店,老凤凰绸缎庄家都到我家提亲了,我娘说从里面挑一家。”

  谢尘眸色渐暗,咬着牙道:“我娶。”

  新科状元谢尘拒绝皇帝赐婚,从老家领回一个农家女,农家女长得妖妖娆娆,细腰盈盈不及一握,走路乱晃,一看就不是正经人。

  京城女眷倾慕谢尘已久,只等农家女下堂。却不想农家女知进退,善经营,救大周于危难。谢首辅走到哪都带在身边,她的事从不假手他人。

  多年后,谢尘成为内阁首辅,一人之下,权倾朝野,却只有阿玉一个发妻,宠得人神共愤。

  好友问,弱水三千,你今时今日的地位,为何只娶一瓢?

  谢尘:前世欠的,这辈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