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黑衣人就一路施展轻功,奔行极快,但卓少华、秋月和十三名使者个个都身怀绝技,自然并不在乎,大家从容举步,就足可跟得上他了。

  九眺先生朝走在他前面的武当紫云道长(黄字)以“传音入密”说道:“道兄,芙蓉城主在小界岭集合四路令主,此处正当河南、湖北交界,看她动静,目标不是少林,就是贵派了!”

  紫云道长也以“传音”说道:“道兄说得极是,方才贫道曾和独行叟道兄(天字)讨论咱们此行的目的,据他的看法,芙蓉城主所劫持的人,以敝派最多,(共有四人)极可能是和敝派为敌的成份较多。”

  九眺先生道:“如果芙蓉城主攻击的目标确为贵派,道兄认为咱们该当如何呢?”

  紫云道长道:“贫道认为以不变应万变,敝派已有多人失踪,掌门人早该有所警惕,芙蓉城主率同四路人马犯境,敝派自会戒备,咱们的行动如何,大家已推举独行道兄为主,自然听独行道兄的指挥好了,不过道兄最好先通知卓少侠一声,此行任务必须听独行道兄策划指挥,不可乱了步骤。”

  九眺先生道:“道兄说得极是!”

  一面以“传音”朝卓少华道:“徒儿,咱们一行人中,公举峨嵋独行叟前辈为此行主将,独行叟前辈辈份甚尊,还是你师祖的旧友,此去小界岭集合,芙蓉城主必然另有目的地,你和独行前辈相距最近,一切都听他指挥就好。”

  卓少华略为回头,答道:“弟子遵命。”

  正好独行叟也以“传音”朝卓少华道:“卓少侠,方才在船上令师和紫云道兄等人,公举老朽辅佐小友,此行如有什么事故,小友务必和老朽取得联系。”

  卓少华忙道:“老前辈不用客气,家师方才已经吩咐晚辈,要晚辈悉听老前辈调度。”

  独行叟笑道:“小友好说,有什么事,咱们就近商量就是了。”

  一行人脚下均快,这一路,虽是山路,却有小径可以穿行,距离子时差不多还有半个时辰,便赶到岭下。

  只见一片树林间,有一盏红灯,上下闪了几闪,便自熄去。

  走在前面的黑衣人脚下忽然停步,躬身道:“王令主请至林中暂歇。”

  卓少华问道:“方才那盏灯光,是什么暗号?”

  黑衣人道:“那是总令主的指示,要王令主一行人可在树林歇足。”

  说话之时,一口吹熄了灯笼。

  卓少华因为大家赶了将近百来里路,正好休息一会,这就朝后一摆手,道:“诸位请随本座入林休息。”

  于是大家都进入了树林,一个个席地坐下。

  过不一会,但见远处又有一盏灯笼,引着一行人疾奔而来,同时,半山腰上,忽然升起一盏红灯,这一行人看到红灯,并未在林下休息,急步从林前经过,往岭上而去。

  卓少华目光一注,便已认出为首一人,正是自己父亲——第一路令主江南盟主卓清华。

  跟在父亲身后的是六合门掌门人高天祥、五师叔许瑞仙,和掌门人的掌珠高美云、接着是武功门的陆鸿藻、九华剑派的刘寄生、鹰爪门的雷东平、太湖邵竹君、鄱阳忠义堂总舵主徐桐。

  这一行人很快的奔行而过,但却看得九眺先生和董仲萱二人心头大为震动!

  九眺先生立即以“传音入密”说道:“四师弟,怎么掌门人和五师妹也会来了?”

  董仲萱道:“唉,小弟当日为了保密起见,并没和五师妹说起大师兄(卓清华)恐已遇害之事,他们既然对大师兄并未发生疑问,大师兄既是江南武林盟主,他来了掌门人和五师妹焉得不来?”

  九眺先生道:“以愚兄看,只伯掌门人和五师妹也被‘无忧散’迷失了神志。”

  董仲萱道:“这是必然的了,芙蓉城主就是以‘无忧散’役使武林人物,掌门人和五师妹还能逃得过魔掌么?”

  正说之间,远处山径上,又出现了一盏灯笼,一行人如飞奔驰而来。

  半山腰上,那盏红灯又己亮起,不用说,这是号灯了,奔来的一行人同样由黑衣人领路,毫不停留的从林间奔驰而过!

  卓少华举目看去,那带路的黑衣人后面一人,约莫六十出头,貌相清癯、黑须飘胸。第二个也有六十左右,身材瘦小的红脸老者,背负一柄四尺长剑。

  这两人身后,则是二十几名精壮汉子。一行人奔行甚快,像一阵风般往山径上行去。

  只听独行叟以“传音入密”问道:“卓少侠认识他们吧?”

  卓少华也以“传音”说道:“晚辈不认识。”

  独行叟道:“前面那个就是三湘大侠少林南派名宿铁指绵掌张椿年,此人在三湘声誉极隆,大概是新近被推举为三湘武林盟主的,他后面那个红脸小老者则是南岳派高手风雷剑吴南强了,其余的人,则是二人的门下弟子,这一行人,应该是第二路了。”

  卓少华道:“如此说来,这二人也都是正派中人了。”

  独行叟轻轻叹息一声道:“这二人在三湘是首屈一指的人物,老夫和吴南强的师傅有过几面之缘,若非芙蓉城主使用‘无忧散’,如何会听命于她呢?”

  卓少华道:“老前辈,咱们若能设法把这三路人马的‘无忧散”解去才好。”

  独行叟道:“这就是咱们此行的计划之一,但此事只怕不大容易,只能慢慢设法了。”

  正说之间,大路上又有一盏灯笼引着一行人奔驰而来。

  独行叟道:“这来的大概是第三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