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浮月还皎>第59章 不负

  =====

  不是不羞的,裴致握紧了手中的竹筒,最后红着脸跑回了家。

  阿翁正在书房忙着,她没前去打扰,直接跑回自己的院子,看的济兰有些急,难不成那太子殿下是误会什么了?

  敲了两下门裴致才应声,整个人从柔软的被衾中探出一个脑袋,“唔……济兰姐姐,我没事,你别担心。”

  听她声音清清亮亮的,济兰觉着大约是没什么事,在外头唤了一声:“娘子,婢子们就在外头,若有事,唤一声就好。”

  裴致伏在榻上,脸上始终挂着笑,还有些羞,但娇羞中还带着喜悦,不对,是很多很多喜悦。李知竢喜欢她,她喜欢李知竢,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回想起和李知竢认识以来时的点滴,她将脑袋又埋进被衾间,心中被甜蜜的感觉包裹着,心跳的极快,过了许久才在床上翻了个身。

  肩胛下有个硌人的物件,裴致这才想起来李知竢将这东西给自己时认真的神情。

  竹筒不过半截手掌长,两指宽,裴致打开盖子后见里头有卷起的帛,裴致小心取出后,摩挲了下,是上好的绫锦织品。

  看了两行,裴致脸上出现两团红云,怪不得他叮嘱要记得打开。

  哪有人将婚书随身带着的呀!

  “春时日盛,得遇佳人。耀乎晨曦,皎若明月。

  不胜欢喜,愿缔佳缘。此生唯汝,不复再娶。

  山崩海竭,万物枯朽。生死白首,永不相负。

  白头之约,书向鸿笺。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此证。”

  下角落了两个印,一个是太子印,一个是“愉安”印。

  她还没有想到此处,他却已经把此生绝不再娶的心意表明。

  裴致小心又小心地收好婚书,握着小小的竹筒,竟觉得方才分别便已经思念他。

  她才十六岁,再稳重也是年轻的小娘子,少女的绮思展露无遗,晚间裴公只消看上一看,便知裴致的不同。

  眼中满是喜悦,看着桌上的汤浴绣丸忽然莫名笑了下,许是知道自己笑的有些突兀了,她低着头轻轻地说:“这道菜很好吃……”

  裴公和高伯对视了一眼,并没有戳破小女孩的甜蜜心事,她当真是开心极了,吃完饭和阿翁一起画院子里的贡菊,本就不太精湛的画技硬是比往常还丑了一分。

  裴公被茶呛了一下,见裴致给自己顺完气,笑眯眯地去找人装裱起来。

  高伯整了整案上的纸笔,“老翁心里有数了?”

  裴公叹了口气,“看来咱们是要留在长安了。”

  “殿下人品贵重,未尝不是好归宿。到底是一国太子,能耐着性子等娘子的同意,看来是上了心的。”

  裴公一只手臂搭在案几之上,越想越不是滋味。她阿娘去的早,阿耶又是个粗糙的男人。两岁以后便跟着自己,四岁前都养在自己的院子里,半夜只要一哭,白日里多么纵横朝野的裴相都得披着外衫轻声进屋抱着她哄。等到再大些,琴棋书画,四书五经,都是自己手把手教出来的。

  天伦之乐,也就是如此了。

  裴致将画卷拿回来,还端了乳酪点心过来,“阿翁,我想同您说说话。”

  高伯与裴公对视了一眼,笑着关上了门,裴致把卷轴放好,给阿翁倒了一杯牛乳饮子,又将时下的点心摆好。

  看门关的严严实实,裴致才坐在裴公对面,脸颊微红,似是三份犹豫,三份忐忑,四分欢喜,“阿翁,我有事想同您说。”

  “什么事啊?”

  她攥了攥手心,给自己加了把劲儿,但实在羞的厉害:“我有心仪的人啦!”

  意料之中,裴公故作惊讶地问:“是吗?跟阿翁说说,是哪家的郎君?”

  她听见阿翁的话,睫毛轻轻颤了下,抿了一个笑:“是您认识的人。李知竢。”

  裴公“哦?”了一声,嗔她:“如今便是直接称呼殿下的名讳了?”

  裴致歪头顽皮地笑了一下,没有刻意隐瞒阿翁。在她的心里,阿翁是这世上最重要之人,也是她绝对不会隐瞒欺骗之人,事关终身大事,她不能擅自决定,寒了阿翁的心。

  “是今日午后的事……他同我表明了心迹,起初我还不太明白自己的心思。后来我们回来的时候,我转身看他站在巷子口,那一刻我便明白了,我不愿让他一个人。”

  具体的心思她不好说,但她觉得阿翁应当会懂。

  裴公放下杯子,向裴致招了招手。

  她坐在裴公身边,阿翁抚了抚她的脑尖:“阿致,阿翁和你阿耶从没想过用你的婚事换取裴氏的荣耀。他是太子,东宫,甚至是以后的大明宫,都是我们难以插手之处,若他变了心,另纳侧妃,让你伤心难过,该怎么办?”

  阿翁的顾念裴致心里明白,她将李知竢写好的婚书从袖口中拿了出来,双手呈给阿翁:“阿翁,我想,我是愿意相信他的。”

  字如其人,华丽不失风骨,裴公看着下角落的印,指腹摩擦过绢布一角。

  落了太子印玺的章,保此生宫中只有她一位。落了私印,保只爱惜她一人。

  是个专情的孩子。裴公被“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八个字刺的眼睛一抽,哼哼一声,“殿下有心了。”

  “那您同意吗?”

  她眼睛亮晶晶的,有忐忑有期待,裴公心说,假如自己问出“若是阿翁不同意你该当如何?”这句话,裴致大约真会失落到悄悄流泪的程度。

  年轻时也曾受她祖母的拷问过,“若是我与你的书掉进水里,你是先救我还是先救你的书?”

  裴公半是含笑半是舍不得,“应,只要你喜欢的便应。”

  李知竢回东宫的一路上,还有些不真实的感觉,心底里的欢喜弥漫开来,甚至仍犹豫着不敢相信,连值守的胡柯与候着的青柏都发觉出他的心情似乎不错。

  胡柯看着李知竢进殿,小内侍们端着净手的水和茶点无声贯入,“少监,你有没有发现,殿下今日似乎很高兴?”

  青柏琢磨琢磨,也好奇,“胡将军,殿下方才进殿之前,是不是跟咱们笑了一下?”

  “笑?没吧?”胡柯把着刀柄,“我就是感觉,殿下今天脚步比往日轻快……”

  话还没等说完,胡柯辨认出李知竢的脚步声,忙闭上嘴,片刻李知竢便出了殿,青柏上前,“殿下可有什么吩咐?”

  李知竢微微一笑,“随孤到承恩殿走走。”

  东宫内最大的两座殿宇,一是太子正殿丽正殿,二是太子妃所居的承恩殿,青柏一听,跟在后头一步远的地方笑着试探:“回殿下,承恩殿空置多年,一直都是由十几名宫人做简单的洒扫庶务,要不改日奴才选一批本分灵活的宫人来?”

  李知竢停下脚步,偏头似笑非笑地看了青柏一眼,“做好了有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