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浮月还皎>第52章 成全

  =====

  今年的秋狝,太常寺占了又占,定在了九月十六。

  裴公这个年岁,早已经不适合到骊山行宫,不过骊山景色宜人,每年的秋狝之礼很是热闹,老翁还是提议让裴致去玩玩。

  她没有女性的亲眷,在长安城中倒是认识几个朋友,但林言同如今正忙着查案,姚溪元身子不好不宜长途跋涉,其他的世家娘子们还远称不上相熟,最后裴致还是决定留在长安陪阿翁。

  至于李知竢和沈桓,在长安尚有政务,过两日再快马赶到骊山会合。

  “阿翁?”她敲了敲书房的门。

  近日阿翁开始忙了起来,入大明宫议了两次事,每日里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坐上两个时辰不止,明明是该疲惫的,裴致却在阿翁身上见到了另一种光芒,似乎阿翁就是该这样的,谋百姓福祉,尽自身全力。

  这种别样的风采,使得阿翁自带风华气度。

  裴致听见屋内有整理纸张的声音,紧接着是一阵平稳的脚步声,随即阿翁为她开了门,阳光直直照射着眼睛,乍然迎面阿翁微微眯了下眼睛。

  裴致没有向书房中多打量,而是笑着问:“阿翁,该休息一下了,可是要现在用午食?”

  “好。”裴公迈出屋子,两侧的护卫紧接着关上房门,裴致扶着阿翁,“人家都是越忙越憔悴,您是越忙越精神,但也得休息一会不是?”

  裴公习惯性地捋胡子:“一忙起来便忘了,本来想着让厨下准备冷淘的。”

  裴致抿着唇笑,清清嗓子,“唉,阿翁不记得,不是还有我吗?”

  难不成还祖孙连心了?老翁笑着看自己的孙女,裴致甜甜一笑:“入了秋,您最近唇上时常干燥,胃口也不好,今日我便让厨下准备了清口的绿豆百合粥,垫过胃后再用冷淘可好?”

  “哪有不好的?”裴公大笑,想到午后李知竢要来拜访,裴公那种被抢了心头肉的感觉又浮了上来:“午后太子要来。”

  裴致点点头,茫然地看着阿翁:“是呀,不是昨天传的信吗?怎么了阿翁?”

  裴公瘪瘪嘴,冷哼了一声:“无事。”

  这反应都有点奇怪,裴致摸不准为什么,只好笑着哄阿翁:“阿翁,您这个态度可不对呀,从前在诏州还夸人家什么‘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还有什么果决能干。怎么到了长安反倒拉着脸?难不成是太子殿下怎么您了?要真是这样,还是您教过我的,咱们终归是做臣子的,可不能矜功恃宠。”

  “他是太子,他想指使我干什么不就得干什么?”

  裴致偷着笑:“旁的我不敢说,但是我阿翁这般人物,自然是留名史书,值得人敬重的。殿下是公允谦和之人,或许议政上会有建言立论,但怎么也不会达到‘指使’您的程度吧?”

  被孙女顺的心里舒坦了,老翁“哼哼”两声,裴致趁热打铁:“那您跟我说说呗,殿下怎么着了?”

  裴公心梗,总不能说要拐跑自己的孙女了,只摆摆手:“他没惹着我,只是想着这么热的天还得换礼服,心烦。”

  “那一会儿我让人在会客厅放上冰盆可好?换礼服事小,您这要是烦着了,不就不值得了?”

  又哄了一会儿,阿翁才把这事儿放在脑后,裴致不禁疑惑,往日里多善解人意丰神俊朗的阿翁啊,难不成真是被长安的天气闹的,忍不住闹了一次脾气?

  说好是申时来,李知竢稍稍提前了些,门口裴公和阿致正等着自己,“老臣携孙女见过殿下。”

  正要行礼,李知竢已经扶起裴公,“裴公客气,今日气候炎热,还是快进屋去吧。”

  裴致心想,说起来,自己好像还没给他行过礼。

  两人在屋中谈的是正事,裴致将备好的茶端上去。将茶盏放在案几上时,身后乌云一般柔顺的长发顺着肩颈滑了下来,她身上的清淡香气铺洒开,李知竢到底是个克制守礼的人,在人家祖父面前,收敛了些:“多谢娘子。”

  裴致和他对视一眼,短暂地笑了下,带了一点点顽皮的意思。

  清茶,加了纾解喉咙疼痛的薄荷叶子,百合,荷叶,李知竢的笑意直达眼底,端起茶杯品茶。

  她还记挂着。

  屋子里只剩下李知竢和裴公二人。

  也是裴公回到长安后,第一次单独与李知竢同室相处。

  聪明人和聪明人交流,可以九曲回肠,也可以直抒胸臆,此时的气氛有两分君臣意,剩下的八分,是郎君与心上人的祖父相对而坐的缄默。

  老翁一边拿着杯盖刮了刮茶沫,一边说:“老臣的孙女心细,也会照顾人,待朋友们都很好。听阿致说,殿下近日咽喉不适,煮茶时放了不少利咽的东西,殿下喝着可还合口?”

  这话要是旁人说,保不齐是借机夸一夸自己的娘子,换成老翁说,李知竢心里了然,这是暗示自己,莫要会错情。

  李知竢自认不算善解人意,但对裴公的心思还是能猜到一些,或者说,裴公也半直白地将心思视于他面前,易地而处,换做是他,也不愿让精心呵护宠爱着养大的孙女嫁入东宫。

  并不是所有人,都渴望帝王家。

  他端持开口,没有上位者的睥睨感,不卑不亢,人也真诚:“甚好。”

  “来长安前,阿致在诏州家中树下埋了两坛荷花酒,念叨着等从长安回去便能开坛。届时若阿致思念家乡,殿下可愿成全?”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空气中弥漫着一阵接着一阵的冷气。

  话说至此,李知竢笑意不变,他愿意吗?

  这话他也问过自己,在愿意与不愿意间反复,最后理智战胜了执念。

  他爱裴致,他的爱意尊重而健康,满足于她的满足,期愿于她的期愿。

  哪怕余生只留他一个人辗转挣扎也无妨。

  李知竢淡淡笑了:“若是她所愿,自然该成全。”

  终归没有看错这孩子,裴公放下茶杯,亦轻轻放下悬着的心,正色行了一礼:“多谢殿下。”

  李知竢抬手在空中虚扶了一下,反问:“裴公在长安生活了四十余年,见过这里的一江春水,满树繁花,若此处留住了阿致,裴公可愿为了阿致,重回长安?”

  裴公“哈哈”大笑,“怎么?若真有那么一日,殿下留住了老臣的孙女还不够?”

  李知竢郑而重之,“在衡州时,阿致在听完一场戏文后曾言,她永远没有弃您远嫁的决断。您是阿致最重要的亲人,远在任何人之上。”

  他顿了顿,“无论何时,自该不致阿致处于两难境地。”

  裴公从心底里欣赏李知竢不假,但从没忽略他的权力和地位。今日倒是有些意外,能成全,也能顾念阿致的顾念,是个端方正直的君子。

  裴公没有将话说死:“殿下愿意顾念阿致的心意,老臣亦是如此。”

  两人这才将话题说到了税赋之上,待李知竢离开时,已经是临近傍晚。

  离开前李知竢在庭院里停留片刻,裴致还挂念着他的嗓子,“还疼不疼了?”

  李知竢不愿她担忧:“无碍了。明日我便动身前往骊山,或许要待上些时日,你在长安照顾好自己。”

  她点头,“我会的,你也是。”

  “林寺丞和姚娘子都在长安,若是无聊了,就去找他们玩,只是要注意安全,这是最重要的。”

  她接着点头,“你放心。”

  李知竢不是话多的人,目光在她脸上流连片刻,这才有些舍不得地移开目光。

  走出裴宅时他自嘲一笑,真是迷的失了心窍了。

  ----

  柿子:我们愉安挣扎很久的问题最后有了答案,他心里是有自己执着一面的,但是这一面在爱情面前被自己压抑了下去,所谓“成全”———忧伤的BGM起:“~~~成全了你的潇洒和冒险,成全了我的碧海蓝天~~”   但是柿子怎么会让两个人迷蒙太久呢,安心安心/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