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怀璧传>第38章 杨家

  “臣都察院佥都御史阮晟弹劾礼部尚书教子无方, 纵容长子逼杀朝廷命妇, 子不教父之过, 礼部尚书枉顾超纲, 臣请陛下严惩!”大朝会, 几百人, 阮晟于朝会即将结束后执笏出列, 朗声道。

  方恭忍不住侧目看了他一眼,但动作较小并未有人看到。

  景明帝眼前的十二御鎏纹丝不动, 声音沉稳,“说清楚。”

  阮晟看到前方的江耀庭身形稳定, 连回头都未回头,不由得心中嗤笑。

  等事情真相大白了, 他或许就没有这般镇定了。

  “禀陛下。江尚书之子江怀璧于上月暗中用计逼疯了刑部尚书的夫人,后方夫人中毒身亡, 皆是江怀璧所为。方夫人受封诰命,乃朝廷命妇,如此草菅人命,当交付大理寺,江尚书已亦有教子无方及纵容包庇之罪。”

  江耀庭不为所动, 然而心中却在想,这孩子什么时候干的, 他怎么不知道?但又觉得不像她的做事风格,杨氏也并没有招惹江家。

  景明帝仍旧不说话。

  阮晟忍不住了,话锋直指江耀庭:“江尚书难道没有什么要说的吗?江公子所做之事, 尚书大人难道不知道?这几日京城可是传的沸沸扬扬……”

  他还真不知道。

  “够了,阮御史退下。”景明帝终于开口。

  “是。”阮晟行礼入列。

  景明帝斟酌片刻,也觉得这几天京城传得真的是太热烈了,茶余饭后都是这件事,前几天宫中居然也有私下里在说。他斥责了皇后,然后流言才平息了。但宫外的那些百姓之口,是怎么也堵不住的。

  他看向江耀庭:“江尚书怎么说?”

  江耀庭躬身一礼道:“陛下,臣不知这些流言从何而起,但臣相信怀璧不会做出此事,还请陛下明鉴。”

  景明帝微微点头,“此事下朝再议。慎机朝后跟朕来御书房。”

  刘公公看着景明帝脸色扯着嗓子喊一句:“有事启奏,无本退朝——”

  阮晟的脸色白了又红,心中烧起一股怒火,却是敢怒不敢言。

  .

  御书房。

  “慎机,杨氏那事,你解释一下,朕也糊涂得很。”

  江耀庭蹙眉疑惑,恭声道:“臣也不知。”

  景明帝从奏折中抬头,“那此事是有还是无?”

  “臣虽不知详情,但以臣对怀璧的了解,在与方家无甚瓜葛的情况下,她不会做这样的事。”

  “但估计你也听说了京城中的流言,前因后果无论真假都有鼻子有眼,他与方家之间的恩怨可是传的清清楚楚。”

  江耀庭摇头:“怀璧还没有那么小肚鸡肠。”

  “那也只是你的看法,旁人可不一定这样认为,”他从一堆奏折中抽出一本,示意他上前看看,“这封折子并不特别重要,但怀恩觉得不一般,内阁中无人写票签,没有附本,呈与朕时有宦官特意提醒。”

  江耀庭翻开,果然是关于他的事情。

  准确来说,是关于江怀璧的事情。

  他还有些惊诧。江怀璧自去年秋闱露过一回风头后便不常显露人前,更不必说在朝堂上提及他。而此时,竟是专门有官员弹劾她,当然不会放过他这个身为二品尚书,还是礼部尚书的父亲。

  教子无方。

  他忽然就有些想笑,怀璧是他看着长大的,那孩子从小过得便苦于常人,从孔孟经典,到兵家策论,到射御习武,再到朝堂谋略,样样要求严苛,虽性子冷了些,但当年也是在京城享有盛誉的。这四个字,他可当不起。

  连周蒙都不管,自然是没人敢票拟的。内阁就那么几个人,弹劾他本人的奏疏,自然是没人敢擅自决定。

  而奏疏的落款是,杨澄。

  杨澄并不是御史,而是一名礼部祠祭司的主事,六品小官虽在上朝时不能发言,但奏疏还是能呈上去的。内阁批阅奏折时也并非过于注重官阶,内容重要的一样严肃对待。

  让江耀庭惊异地是杨澄,他不过六品主事,还是他主管的礼部,就这么直接与直系上级撕开脸,不顾后果么?

  杨澄……对了,杨澄是杨氏的嫡亲弟弟,是该为她说哈的。

  唉,还是太年轻。逝者已逝,生者自当为自己谋划,若以后丢了前程,才是因小失大。

  “朕听说江公子离京了?”景明帝接过江耀庭呈回来的奏疏,漫不经心地问。

  江耀庭神色却是微微一变。

  怀璧离京知道的人屈指可数,陛下难道也暗查探了?否则哪里能听说这件事情。亦或是有别的人查探过了,比如方文知,比如杨澄?

  但景明帝既然已经知道了,那便隐瞒不得了。

  “是,家父在沅州身体一直不大好,遣人来唤怀璧回去侍疾。”

  景明帝挑眉,“不是记得才回京没多久嘛。”

  江耀庭也很无奈,“祖父之命,怀璧作为晚辈自然不敢推辞。”

  景明帝心里大概能猜出来他去做什么,心道江怀璧还真是敢做。

  他看了看江耀庭,心想不知他知道了会如何。

  “此事在京中已传了有一段时间了,江怀璧如今处于风口浪尖,远离京城避开锋芒是有利处。但朕看来却是弊大于利,慎机觉得呢?”

  “臣明白。她虽能避过这个风头,但人不在京城,便无口难辨,且给了那些人诽谤‘畏罪潜逃’的名头。……可她短时间内也回不来啊。”

  景明帝心中暗想,究竟是回不来还是不能回来?两人都心知肚明,却都没有说破。

  “朕与江怀璧都是从明臻书院出来的。明臻书院百年来培养出多少人才,他当年便是因课业优秀名动京城。他,朕还是信得过的。此事朕也相信必是存有误会,且再等等吧。这封折子朕可以先压下,暂不发阁,你想清楚了来与朕说。”

  “谢陛下。”

  .

  杨家。

  杨澄自上朝开始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个时辰的朝会过后一直到回到府里,他身上的冷汗还未消去。

  杨夫人接了他的衣服,不紧不慢地问:“夫君,事情如何?陛下可曾发怒?”

  杨澄摇头。

  杨夫人松了口气,紧接着问:“那是斥责了礼部尚书了?”

  杨澄摇头,又出了一身冷汗。

  “他江耀庭是什么人?两朝重臣可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

  杨夫人蹙眉不解,“可这次是他儿子惹的事啊,咱姐可是死在他手里的,还有诰命在身,朝廷命妇岂能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

  杨澄长叹一声,“当时咱们不在方家,也不知道姐姐是怎么去的,我便是上书却也是听了行之那孩子的说辞,还有京中那些众口不一的流言。咱们可是什么证据都没有,现在还担心什么姐姐的死与江家有关。想我杨家当年也曾风光一时,现在我却只能是个六品的主事。要命的不是陛下怎么看,我都觉得以我的品阶内阁估计连看都不想看,关键是江耀庭,若让他看到我那折子,我的仕途估计就止步于此了。”

  杨夫人惊叹,“这么严重……”

  “老爷,方家公子来访。”

  杨澄闻言皱眉,他是真的不想见他。方文知的野心太大,出口便是要撂倒几个大家族,方家好歹有方恭这个刑部尚书撑着,杨家就他一个芝麻官了。

  他也是奇怪,这种事怎么就不与他父亲说,偏偏要来拉上他这个舅舅!

  他可没忘记便是昨天,方文知给他灌了一个时辰的迷魂汤,让他头脑一热便上了那封奏疏。

  罢了,到底还是血亲。行之毕竟还小,他多提点提点,让他注意些分寸好了。

  方文知依旧是面色沉重地来见他,仿佛因母亲的死太过悲痛,所以才会化悲痛为力量,满心的仇恨猜疑,才会做出那些冲动的事情。

  杨澄心中微微一酸,也有些心疼起他来。

  然而杨夫人并没有那么多情感,听了杨澄的话便觉得方文知不安好心,连亲舅舅都利用。

  “行之啊,你母亲去了我们都很难过,但你不能因为悲痛就冲撞鲁莽,你舅舅他也不容易,你再继续下去他连命都保不住了。”

  杨澄愣了愣,随即斥责道:“你做舅母的,怎么能这么说话?行之寻常都不怎么来家里,好不容易来一回,为的又是姐姐的事,我如何能坐视不管?你若闲着无事,去教教阿垣功课!”

  杨夫人轻哼一声,不情不愿地退出去。

  方文知脸色也有些不愉,但他还是收敛了神色,有些歉意道:“给舅舅和舅母添麻烦了,是我的不是。”

  杨澄笑了笑,“行之说的哪里话,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都是一家人。再说了,你母亲可是我嫡亲的姐姐,她不明不白地去了,我也是想查出死因,严惩恶人,为她报仇的。”

  方文知颔首称是,心底却有些讽刺。他这个舅舅,胆子小的很,不懂得官场圆滑,自作清高,所以才导致杨家一直没落。

  “我也是这样想的。舅舅上书一事我都大体知道了一些,这些天应该就有成效了,辛苦舅舅了。”

  杨澄愣住。

  什么成效?他在折子上把江家狠狠骂了一顿但一直心存侥幸,觉得以自己这样的身份,应该不会引起注意,纯粹是为了显示出自己与方家的关系亲密,高攀的同时也不损害自己。

  现在告诉什么成效?难道,还真被看到了?

  方文知大概知道他心中所想,按暗暗冷笑,面上却是淡然得很:“我暗中听说那封奏折经内阁后未有票签,已被留中,并不打算发阁,似乎是陛下的意思。”

  杨澄脸色瞬间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