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情感>>第十六章:后来

  江愁余到了美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董之侠写信,询问别后情状。

  董之侠的信辗转带到时,已经过去大半年。

  毕业后,孙衡去重庆,钱玄义去美国,而邱觉非去了延安。

  从此江愁余的担心就再未停歇。

  他想尽一切办法搜集来自大陆的消息。

  先是担心他与日本人打仗会受伤牺牲;

  再后来内战开始了,又担心他在前线温饱安全;

  建国后他想过回去,却在家人的劝说下止步不前。

  再后来一场又一场的政治运动,让归期成了无期,让担忧与焦虑攀上顶点。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

  江愁余一直在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留一张照片下来,即使往事历历在目,可耐不住岁月蹉跎,有的时候,他看着那柄笛子,却实在想不起邱觉非的长相。

  只记得阳光下他的笑容,实在炫目。

  从北平到长沙再到昆明,从重庆到香港再到美利坚。

  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他竟用了整整四十五年。

  薛仰韶拄着拐杖在国宾馆接待他,江愁余看着他肩膀上的将星久久不语。

  “物是人非啊。”薛仰韶长叹道。

  江愁余点头:“谁说不是呢。家里都还好?”

  薛仰韶笑笑:“还不错,几个儿子当兵的当兵,上学的上学,都挺好。”他从口袋里掏啊掏,掏出一张全家福,“诺。”

  照片上薛仰韶和一个英气女子并排而坐,身后站着五个大小伙子。

  “她让你到家里坐坐,我劝你最好去,她可凶了。”薛仰韶拍拍江愁余的肩。

  江愁余由衷为他高兴:“我会在北平留两个月,到时候一定叨扰。”

  “北京。”薛仰韶纠正他。

  江愁余苦笑:“都改不过来了。”

  薛仰韶看他:“我听董之侠说,你在美国没结婚?”

  江愁余摇头:“大学里太忙,对了,故人们都如何了?”

  “你看我这记性,”薛仰韶拿出一个信封,“钱玄义你应该知道,归国科学家,贡献还是很大的,但是具体的,保密原则,我不能告诉你。对了,他托人带信,要你务必多留几天,他下周就回来。”

  “好。”江愁余心不在焉地回答,眼睛只盯着那信封。

  薛仰韶继续道:“董之侠你是知道的,一直在昆明研究当地民俗史,他也在往北京赶。还有孙衡,他前些年过世了。”

  江愁余抬眼看他,声音微微发颤:“那……邱觉非呢?”

  薛仰韶伸手扶住他的肩,犹豫了下才缓缓开口。

  “邱觉非同志,1943年就已经牺牲在华北战场了。”

  江愁余捏着那信封坐在广场边上,远处是巍峨城楼,红旗迎着微风招展,在蓝天下显得那么刺眼。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信封,里面是张照片。

  邱觉非穿着粗布军装,对着镜头微扬起头。

  穿过了那么长那么久的时光,对他笑着。

  照片后题着字,墨迹早已模糊。

  “江晚对愁余,山深闻鹧鸪——赠友人。”

  江愁余沉默了半晌,猛然笑了。

  原来这么些年的挂念与担心,全是多余的。

  他甚至没能活着看到抗战胜利。

  江愁余深吸一口气,又低头看了眼照片里那年轻的面容。

  远处传来笑闹声,一群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手拉着手过马路,路过纪念碑的时候停顿下来,齐齐敬了个礼。

  江愁余呆坐在原地,愣愣地看着不远处的红旗,直到满眼只剩下铺天盖地的红色。

  不知是不是幻觉,仿佛有人在耳边低声地唱。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草碧色,水绿波

  南浦伤如何

  人生难得是欢聚

  唯有别离多

  情千缕,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

  来时莫徘徊

  -END-----

作者有话要说:

恩 老翁算是写过一篇民国文了

ps:邱觉非真的是我亲儿子...

我知道这篇文写的有点仓促 导致本来应该比较丰盛的情感显得有些隐晦压抑...

sigh 我觉得换个人写同样的题材应该会更热血or更虐心or both吧...

总之先这样吧~ 我发现我总是在不断检讨...下次再见 我可能会直接贴一篇文上来 或者日更吧 我猜...

再另外 这篇文除了薛仰韶和范仁杰大概算是有原型 其他人全部虚构 切勿对号入座...